新浪财经

上海金融力争六方面先行先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10:21 东方早报

  

上海金融力争六方面先行先试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指出,上海建设金融市场体系是全国金融业发展的要求。CFP图

  “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积极争取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和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

  早报记者 黄武锋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方向日前敲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昨日在上海金融系统“纪念建党87周年暨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报告会”上指出,通过近几个月组织调研形成的基本思路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要牢牢抓住“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积极争取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和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

  基本思路:

  建设金融市场体系

  为核心

  屠光绍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全国金融改革发展开放处于新的阶段,上海需要先走出一步,促进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金融业如何服务经济大局、服务宏观调控方面,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国际金融市场正在发生变动,各国都在争夺金融资源、定价权、话语权,中国金融业也必须推进,增强国际竞争力。

  具体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具体发展方向,屠光绍提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牢牢抓住金融市场体系这个核心。其中,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又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完善金融要素市场,打造人民币市场中心;其次是打造资产、资金管理中心;第三是打造支付清算中心;第四是加快发展各类金融专业服务机构。

  屠光绍进一步阐释,上海建设金融市场体系也是全国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他举例说,北京是金融中心,其地位是上海不可取代的,但双方又是互动的。虽然北京是宏观调控、金融监管中心,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配合,那么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也有难度。

  他指出,目前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功能和结构上都还尚不完善,要素市场发展有长有短,如债券市场就明显“短腿”,而且各金融市场之间的融通性、金融服务体系也都还不够完善。

  屠光绍认为,伦敦金融城金融增加值目前占到英国GDP的13%,而去年上海金融增加值在上海GDP中占比尚不到10%,这既说明双方存在较大差距,也说明上海的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他提出,“如果通过今后几年的努力,上海金融增加值能达到上海GDP的20%,那上海的金融服务业就上了一个新台阶。”

  具体措施:

  完善投资者结构

  将先行先试

  在谈及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具体措施时,屠光绍指出,国家战略要求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又可以先行先试,如果两者形成合力,将大大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

  他表示,按照调研意见,上海将围绕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在完善金融市场层次和机构、推进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加大金融对外开放、深化金融改革以及创新金融监管方式等六个方面争取先行先试;同时要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在资金支持、土地供应、人才发展、鼓励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法治环境、信用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建设;完善地方层面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配合机制。

  其中就优化市场参与主体机构这一点,屠光绍认为,“投资者结构实际上制约了金融工具、产品的创新”,上证所的“大宗交易平台”则将有利于促进“机构投资者市场”的产生。好多对“风险”进行管理的金融工具、产品很难推进,原因就是很多普通投资者把它当成普通股票来参与其中,从而有可能影响市场稳定、社会稳定;“而对投资者结构进行优化分类,可以让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投资者来选择创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

  具体到这六个方面哪些将会何时落实,屠光绍透露,“这六个方面只是总体而言,目前我们已经选定了若干方面,将于近期推动,(这)也已与国家金融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

  风险防范:

  通报某会计人员

  “赌球”事件

  与此同时,针对如何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防范发生各类风险,屠光绍强调,要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以确保金融安全稳定和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为重点,排除安全隐患,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金融窗口服务水平,迎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要加强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在公司治理、制度执行、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员工队伍、企业文化、责任追究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内控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屠光绍通报,近期上海有一家金融机构发生了会计岗位人员长期挪用库存与客户存款,参与社会赌球的案件,实际上这暴露出了部分单位在内控、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教育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敲响了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警钟。

  为此,屠光绍要求,当前金融领域的违纪违规现象依然易发多发,严重影响到金融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作为金融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金融系统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查办案件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该金融机构一定要查找原因,锁定责任,其他金融机构也要举一反三,对整个行业起到警示作用。

  新华社昨刊发3000字长文“追踪”热钱

  “狙击热钱大网已织就”

  早报记者 张彩平

  热钱问题正日益成为决策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继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一对热钱表示“关心”后,新华社昨日随即刊发长达3000余字的“新华视点”文章,试图寻找热钱,这一2008年中国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进入中国的轨迹。

  题为《热钱追踪》的新华社文章全面分析了市场关心的三大问题:“滚滚热钱哪里来”、“热钱藏匿何处”、“如何狙击热钱”。

  “热钱,这个在11年前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翻云覆雨的词汇,如今正被越来越多中国经济界人士所论及。”文章开篇即点明,内外交困的中国经济头顶正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热钱多渠道突破管制

  其援引中国社科院日前出具的一份报告称,“报告测算出五年来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刷新了此前关于中国有8000亿美元热钱的判断。”

  “不过,与热钱规模相比,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如今不明来路的海外资金涌入中国的速度没有减缓。”文章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的话,概括出了热钱流入中国的三个渠道: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地下钱庄三大类。

  “境内外贸企业既有通过低报进口、高报出口的方式引入热钱,又有通过预收货款或延迟付款等方式将资金截流到国内,还有通过编制假合同来虚报贸易出口。”在资本管制依然未放开的当下,利用虚假贸易被文章视为目前热钱进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

  作为通道,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亦被文章提及。

  “仅套利和套汇,就可让热钱收益超过10%。”文章援引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的话称。

  “从几年前的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到股票市场,到银行体系,再到目前的民间信贷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文章在对上述通道进行了全面扫描后,勾勒出了近年来热钱进入中国的路径图。

  张明认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下,商业银行收紧信贷,沿海中小企业用资出现紧张,这给热钱进入提供了新的藏匿之所。

  “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外资企业会与一些中小企业签订所谓的‘股权投资合同’,以股权投资方式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几个月后再要求企业以一定利润将股权回购,从而实现短期内热钱增值。”张明说,虽然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得出具体数据,但这种方式在全国已具一定规模,同样的方式也存在于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信贷领域。

  热钱流出,股市狂泻

  新华社的文章以11年前爆发的席卷东南亚多个国家的金融危机为鉴,阐述了狙击热钱时不我待的紧迫性。

  文章说,热钱容易造就楼市、股市泡沫,风险极易转嫁给普通消费者。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热钱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时期,恰好也是房价飙升的时期。而近两年来股票市场呈现出的一个规律是,每当热钱的阶段性进入和流出,往往都会带来股市的暴涨暴跌。

  “当境外资本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于去年下半年逐步撤离我国时,我国股市也从6000点的高位狂泻而下。”文章直接点评,一个日益让决策层头疼的问题是,热钱正在成为制约调控政策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因受热钱牵制,利率调整和汇率变动等决策陷于两难。

  对温家宝总理从年初关心至今的美元问题,文章说,“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美联储经济调控焦点的改变、利率预期的变动以及所采取的各项稳定市场措施的实施,美元资产吸引力会有所上升。中美汇率反转和国内热钱流出的警示并非耸人听闻。”

  “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控制热钱的进一步流入,并未雨绸缪地防范热钱大规模撤出。”在援引了张明的话表明立场后,文章直接引用了近期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的指示——“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结尾,文章在国家多个部门对热钱问题已经采取行动的事实基础上,得出结论——“一张狙击热钱的大网已经织就”。

  “金融危机可能性极小”

  警钟已然敲响,回旋余地还有多大?

  “我也看过1.75万亿热钱的估算,这一估算是按照最上限来估算的,不过即使是按照之前的估算5000亿-8000亿美元,这样的热钱数目也已经很可怕了。进入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受害国的总的‘热钱’也不到6000亿,因此热钱需要高度警惕。”对于“热钱”这一棘手的“外患”,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辉清说,“不过,我认为热钱在中国复制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极小,因为我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因此即便这些热钱全流出,也不会产生无法支出的问题;同时,此前发生危机的许多国家长期处于贸易逆差,这也是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

  高辉清推断,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热钱进入中国更多地是为了避险而来,因而进入银行吃利差、吃汇差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与浦发银行总行风险政策管理部总经理赵先信的观点相同。“现在的热钱流入与前几年的很不同,前几年的多进入房产或股市,而现在的多是沉在银行里,无风险套利。”赵先信说。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