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生命自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 本报摄影记者/高育文中国社会和中国的商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粗放、不计社会成本、扭曲要素价格、不顾长远的环境,向集约、体现社会成本、注重内涵增长、对未来负责的环境转型。我们呼唤那些有远见、有责任感、有专业精神的企业,主动担负起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我们期待更多企业把“创造更和谐的商业环境,成为更文明的企业公民”作为一种生命的自觉

  大概是在两年前,我参加一个论坛,听到一位年轻经济学家说:“跟企业谈社会责任不过是空洞的说教,企业只要照章纳税、解决就业就算尽到了社会责任。”

  在今天,即使在企业界,相信也没有谁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宣示这样的观点。事实上,许多中国企业,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民企,都在自觉地践行社会责任,它们的许多工作都可圈可点。不过,把“纳税、就业”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维并没有绝迹,有些企业私下里还是把社会责任看作企业要承担的一种外部压力,或者说是“多出来的成本”,是与企业的利润动机相对立和矛盾的东西。

  不错,社会责任带有“外部制约性”。在中国,2002年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6条则规定:“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2005年10月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在中国的立法中得到了确立,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法律上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作出明确规定的国家。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8年发布的第一号文件,就是敦促国有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容纳到其经营管理中,并要求相应建立一个透明的汇报机制。

  有的公司说,我只要遵守法律就行了,社会责任不应强加在我们身上,那岂不是又要回到“企业办社会”?这是一种概念的混淆,今天没有谁让企业“从摇篮到坟墓”去办社会工程,但是,企业“不办社会”不等于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我们谈论社会责任,不是说教,不是空谈理论,因为它是一种明确的、任何公司都不能回避的法律责任。

  从1924年美国人谢尔顿(Oliver Sheldon)提出公司社会责任的观念后,如何界定公司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界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有过无数的争论。但是大致的边界还是越来越明晰的。一方面,“公司的社会责任”不是“社会的所有责任”,不是说一切的社会问题都要公司去承担和发挥作用。那种“只要公司决策者确认某一事项为社会上多数人所希望后,便应放弃营利意图,以符合多数人对该公司之期望”的“社会责任至上论”,模糊了公司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边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应该由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承担与捍卫的原则,夸大了公司的社会使命,已经逐渐不被大多数的研究者接受;另一方面,“公司的社会责任”又不是“只要经营公司,只要赚钱纳税,就对社会尽了责”,股东价值的确是公司经营的最重要目标,但绝不是单一的、唯一的指标。多数的研究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赚钱作为唯一的存在目的,而应当在增进股东利益之外,努力增进其他经济利益相关者(如雇员、消费者、债权人、合作者、竞争者等)和社会利益相关者(如社区、环境、社会弱者等)的利益。

  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尽社会责任?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简单说,除了法律规定之外,一是要弥补对“社会成本”的占用;二是要遵循“企业和社会之间的默示的契约关系”;三是企业本身是社会一员,凡属社会每个成员都需直面的共同难题与挑战,企业当然要参与帮助解决;四是在现代社会,企业的权力和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理所当然要承担相匹配的义务。围绕这些角度的文献很多,这里不一一征引,总之,无论是底线的法律责任,还是最高层面的“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地球”的责任,企业都有巨大的责任空间。

  从另一角度看,企业尽社会责任,不只是付出,而且有收获;不仅是投入,也是投资。去年7月投资银行高盛发布了关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报告(GS Sustain),对能源、矿产、钢铁、食品、饮料和媒体六个行业中那些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领先的企业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自2005年8月以来,这些企业比市场平均表现高出25%,72%的企业超越了竞争对手的同期表现。这个报告和许多其他的研究都得出了相类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不是遥不可及的道德训诫,而已经成为一种可行的经营理念,那些诚信、着重公司治理、重视人力资源、参与环保、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企业,更能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更有益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也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喜爱。高盛报告的结论是:“更多的资产已经集中到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上,市场对眼光长远的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者和新进企业的回报也是巨大的,这种回报绝非15年前的人们可以预测到的。”

  IBM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全球调查也显示,许多企业已经不仅仅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合规性的“遵守法律法规”的行动,看作慈善事业,而开始在更高战略层面上看待这个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应该纳入企业的价值系统和行为准则,变成一种长期的、有意义的承诺,由此将重新定义企业价值,还可能会全面改变企业营运的方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只是成本上升或缓解风险,而且可以逐渐转变为带来新收入的战略目标。例如,许多企业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方案(如可降低能源消耗或利于环保的方案)可降低组织总成本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更容易赢得合作者的信赖与合作,从而改进供应链的流程。

  中国社会和中国的商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粗放、不计社会成本、扭曲要素价格、不顾长远的环境,向集约、体现社会成本、注重内涵增长、对未来负责的环境转型。我们呼唤那些有远见、有责任感、有专业精神的企业,主动担负起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我们期待更多企业把“创造更和谐的商业环境,成为更文明的企业公民”作为一种生命的自觉。


秦朔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