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应协助越南走出经济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6月中旬在越南一周的采访,给笔者留下了一个印象:中国品牌在越南的市场地位、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力度,做得都是很不够的。

  走在越南最大的经济中心胡志明市的街头,几乎都是全球顶级跨国公司的品牌。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充其量只是迈出了品牌提升的第一步,比如,TCL开始在闹市区,在越南类似国美、苏宁的电器大卖场外墙打出大块的广告。而很多的中国货却被看成是低档、便宜的代名词。

  原因说来也简单。

  当摩托车刚刚在越南兴起之时,中国曾有60多个厂家挤进越南“混战”,2000年卖到越南的摩托车还要1300美元,两年内就快速跌到了370美元。而良莠不齐的产品毁坏了“中国制造”在越南的名声,导致日韩品牌重新夺回市场,中国摩托车绝大部分被逼到了低档的定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位越南中资工厂的总经理告诉笔者,越南人对中国货“既爱又恨”,越南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大多是中国货,但中国又有不少假冒伪劣产品流入越南市场。“今天早上,我的房东拿着手电筒去修抽水马桶,电筒一下子不亮了,房东冲着我摇头叹息:‘中国、中国!’” 由于这种表现产生的“后遗症”,即使是中国一流的产品,在越南也往往只能卖二流、三流的价格。

  另外,笔者6月21日在从胡志明市回广州的飞机上翻阅了一本叫做《Saigon Time》(西贡周刊)的杂志,该杂志最新一期有一篇介绍越南正与美国提升经贸关系的文章,文中列表说明了在越南投资额最多的前十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居然没有中国。

  事实上,越南的市场并非没有潜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越南的工业化程度还较低,而且越南2007年才正式加入WTO,许多行业诸如连锁零售还几乎是空白一片,因此行业利润率普遍高于中国内地。另一方面,越南是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跳板”之一,它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投资环境也算是较好的。

  笔者今年春节期间,去了广东湛江、广西北海一带度假,感到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繁华的珠三角有差距。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在越南此次金融危机中,助以一臂之力,帮助越南迈过这道坎。并借此机会共同打造、提升整个北部湾经济圈,带动广西、广东西部一带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中国品牌“正规军”进入越南市场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为本报华南分社记者)


王珍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