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麦考林:三条腿迈向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 22:58 财富时报

  濒临死亡的经历,让这个本来打算照搬美国成熟模式的邮购公司开始做出改变

  本报记者 胡琼

  在进入邮购领域10年之后,麦考林决定三条腿走路,向多渠道零售商转型,即“电话邮购+网络+店铺”的多渠道分销模式,目的是让传统业务给网络、邮购添一把柴,增大目标客户群和网络访问量、目录发行量。

  “在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零售市场出现了西方国家经过150年才能完成的零售业态,并且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而作为行业领导者的麦考林有其多渠道零售的实力与前景,我们希望此次控股投资能给国内的多渠道零售模式带来更大的发展。”红杉资本的沈南鹏是这么解释今年年初以逾8000万美元巨资入股麦考林的缘由。

  麦考林“电话邮购+网络+店铺”的多渠道分销模式是吸引风险投资的核心要素。这是一家“在中国没有谁能模仿的公司”。

  曾经的坎坷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麦考林创立之后曾经濒临死亡,这些磨炼浓缩了邮购行业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质变。

  1997年,美国大型风险投资公司华平创投投资的麦考林宣告诞生。依照在欧美国家的“成熟模式”,麦考林在成立之初,就将市场定位于广袤的中国农村和小城市,但照搬过来的模式在中国遭遇了水土不服。欧美等发达地区,小镇居民有着与都市居民不相上下的消费能力,但由于居住的分散,邮购往往成为小镇居民首选的购物方式。而在中国,由于物流体系的不畅、支付信用的缺失以及农村有限的消费能力和滞后的消费观念,使麦考林尝到了败绩。麦考林1999年的营业额仅为6000万元,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衡量,让人失望。

  就在那时,已经从贝塔斯曼离职的顾备春正打算融资创立一个邮购目录公司,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华平的投资人孙强,孙强极力推荐他加盟麦考林,争取将公司挽救过来。当时的孙强,也许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没敢抱太多希望的是,正是顾备春的到来,挽救了面临死亡的麦考林。

  2001年4月,顾备春到麦考林时,公司账面上的200万美元现金只够一个多月的工资开支。上任后顾总立即对麦考林进行了止血、降成本。最关键的是,他给麦考林的顾客群做了重新定位,把目标客户从原来的农村女性调整为收入较高、追求时尚的都市白领女性,着力开拓一、二线城市。目标客户转变之后,相应的,麦考林对产品线也做了较大扩充。通过一系列大的“手术”之后,麦考林慢慢融入了中国本土市场,通过多渠道的零售模式,市场份额不断壮大。

  为了让服装更具竞争力,麦考林不久前和日本最大的邮购公司Nissen签署合作协议。麦考林主要是引进对方的当季设计,为了确保成本优势,依然在国内生产。

  实为虚用

  如果你去麦考林的实体店“euromoda”购物,很有可能你挑中了衣服却没有合适的尺码。不是因为库存太少,而是如顾备春所言,“我们的实体店运营状况非常好,每处开店都是一开业即赢利,商品非常畅销。”

  2006年,顾备春在“你小子是不是疯了的”质疑声中颠覆了邮购老大的传统销售模式,在上海开下了第一家实体店。仅仅不到两年时间,麦考林的实体店已经遍布长三角地区,并定下了将在今年年底开设100家直营店的目标。

  2006年11月,在上海浦东的新梅联合广场开出了麦考林的第一家店,这个被顾备春比喻为“试衣间”的实体店,目前稳居该广场所有商铺中单位面积销售额最高的位置,超越周围的时尚流行大牌。

  与其他传统店面不同,麦考林会为每位有意购买者办理会员卡,把客户信息记录下来,直接输入公司的数据库。同时,麦考林也会在门店里摆放一台电脑,顾客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订购公司的其他产品,将传统业务与网络、邮购等业务密切结合,增大目标客户群和网络访问量、目录发行量,这才是麦考林开设直营店的最主要目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