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首届中外商会高峰论坛昨举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17:36 上海商报

  商报记者 王强 见习记者 周洁

  昨日,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与本报联合举办了“2008首届中外商会高峰论坛”,此次论坛是国内首次大规模的商会论坛,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及国内浙江、广东、四川、湖北、重庆、安徽等50余家在沪商会,围绕“构建中外商会沟通合作平台”这一主题展开了交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新奎发表了视频演说,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周贤行出席并致辞。

  中外商会使命相同

  上海是中国近代商会的发源地,这里汇集了中国本土和各个国家的企业。从目前来看,中外商会之间的交流很重要。中外商会尽管在形式上都被称作商会,实际上,两者在组织方式、办会理念以及文化背景、价值观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王新奎认为,通过交流,一方面,双方可以交流在商会工作方面、商会组织方面各自的优势和经验;另一方面,双方也可以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商会组织形式,以及运作模式之间的差别。

  “商会组织将在我们整个城市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在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既包括本土的商会,也包括各个国家在沪投资企业的商会。”在王新奎看来,国内商会与国外商会的基本功能相同,肩负同政府沟通与服务企业的双重责任。而国外的商会在充分为会员争取利益上更具有特点。

  国外商会有其自身特点,但国内的商会由于其联系面广,社会活动能力强,不局限于本行业或者本区域范围等特点,也为商会服务企业提供了条件。

  两者的交流主要体现在沟通上,王新奎建议,国外商会在上海的办事处也应该融入到整个本地商会以及各个在沪投资企业的商会团体中。

  创新是商会不竭发展动力

  “创新是商会今后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用这样一句话来阐述商会创新的重要性。

  梅新育认为,推进会员成分多元化,加大吸收生产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入商会的力度,这种会员资格的创新,是商会的当务之急。

  “会员资格创新、商品创新与服务内容创新”成为梅新育眼中本土商会与国外商会能够形成更多交流的三大创新内容。梅新育认为,本土商会应从自己以往的经验教训中,从外资企业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和借鉴,以及从海外投资服务职能创新中学习和借鉴各个有助于商会发展的内容。

  \

  协同发展是商会运作的方向

  “一些本土商会刚成立的时候,英文到底怎么翻译都不明确,而部分外省驻沪商会名字的主动更改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国外商会沟通交流。”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副会长曹大立指出。就他所知,上海的非政府组织达7800家,其中包括各类协会和商会,这足以说明上海的开放和宽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