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矿山资源安全即国家战略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5日 13:25 证券日报

  张铁港

   一些地方金矿廉价流失让人关切。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逐步完善了市场经济主导地位,尤其是逐步完善了法制化制度、体系建设,对于渎职等责任追究制度也日臻成熟,可是 仍然有一些部门为了地方利益和所谓的政绩工程,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是变相地“出卖国家资源”,有人甚至说这些所谓的官员是“汉奸”,是外国大公司的“走狗”,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无中生有。一个探明储量130吨,远景储量150吨以上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矿,按当今黄金市值,最少也价值300亿元左右。可是,澳大利亚的澳华公司却几乎没花什么钱就拿到了这笔巨大的财富,这样的怪事不仅发生在贵州,在云南、辽宁营口等地的特大型金矿也接连发生类似的怪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外资疯狂圈占我国金矿及其它矿山,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显而易见,“矿山资源安全”应提到“国家战略安全”高度来认识。

   据有关专家透露,我国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烂泥沟金矿、辽宁营口市盖县的猫岭金矿、云南东川播卡金矿三大金矿,目前已探明储量均超过100吨,远景储量分别为150吨、300吨、400吨,被国土资源部称为“世界级金矿”。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现在这三大金矿分别被澳大利亚的澳华黄金、加拿大的曼德罗矿业公司、加拿大的西南资源公司掌控,外资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90%。这些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怎么能够让外方如此轻松就拿走了呢?这又应该追究谁的责任?难道仅仅是工作失误吗?还有,我们给予外资的不仅仅是资源,还有诸如超国民待遇的免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资成百上千亿的钱赚走了,给我们留下的是遭到严重破坏的环境和甚至几十年上百年都无法根除的污染。那些国家官员和地方的封疆大吏们是否想到了呢?澳华黄金在贵州、广西、云南、山东、福建、黑龙江、吉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份还有多个地质勘探合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像澳华黄金这样大举进入中国展开勘探的境外矿业公司已经达到70多家。

   这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卓别林主演的《淘金记》,他让我们看到了,在疯狂的黄金梦背后,演绎出的不仅仅是荒诞。更有在国际黄金价格连番上涨,屡创历史新高的时候,国外金矿大鳄们,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疯狂的“淘金”角逐,不惜代价,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在中国不费一枪一弹,甚至不必付出很多美金,就“淘”到了世界级大金矿。他们也许百思不得其解,是中国人大脑积水,还是中国人不知道黄金的价值呢?

   基本上都是因为争夺资源所引发的战争,而“经济”是导致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等都是围绕着能源展开的,而所有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把能源、粮食、信息和矿山等基础资源列为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而我们有的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政绩,把国家有限的稀缺矿山资源,以很低、甚至是零价格拱手相送外国大财团,这应该引起国家高层领导及各个主管部门的重视。

  我们国家有限的金矿资源被外资企业所圈占,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无论是黄金还是其他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谁资源消耗大,谁就得求爷爷告奶奶地四处找资源。其二,如果我们有限的资源过多地被外资企业所圈占,这不仅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而且人家还会反过头来制裁你。其三,从金融安全角度来看,金矿越来越多被外资所圈占,只能给国家的金融安全带来威胁。其四,这些圈占了不少中国金矿的外资企业还在当地享受着“免三减二” 、“超国民待遇”税收政策,即贵州省人民政府2003年发布的《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外资企业在西部地区可以享受前三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而有的金矿用不了五年就全部采掘完了,当地官员不无气愤地说,几乎所有的钱都被“鬼子们”拿走了。如在贵州紫金矿业的水银洞金矿,2007年他们生产黄金2.47吨,创造的利税就是2.47亿元,给当地的税收也超过了4000万元,但是在贵州锦丰外资控股矿业,2007年生产近1.5吨黄金,又减免了税费,竟然是亏损的,这可能吗?其五,这些疯狂攫取利益最大化的外资大鳄们,是根本不考虑环保及节能减排,不会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谋篇布局,钱拿走,环保灾难留下。

  国家矿山资源大门洞开,可是国外发达国家却把矿山及相关技术、资源等列为国家安全高度来对待,采取了对本国资源及矿业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的保护政策,不允许外国企业在其国内进行探矿、采矿。据报道,2004年至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度等国家都采取了诸多更为严格的限制出口及随意提高价格等措施办法,如中国五矿集团拟收购加拿大诺兰达矿业公司消息被披露后,加拿大的主要报纸之一《国家邮报》连续发表措辞严厉的文章,强烈反对把诺兰达公司卖给中国五矿。迫于舆论的压力,加拿大政府态度转向负面。近年来,与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度等国家的公司并购、参股失败无不与其国家干预有关,这也给我们的主管领导及部门提供了可作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