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货币基金业绩基准骤降八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02:15 信息时报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发布公告:从5月20日起,光大保德信货币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由此前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的税后利率”,变更为“税后活期存款利率”。按目前利率计算,前者为3.933%,后者是0.684%,这意味着,光大保德信货币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竟然降低了82.61%,大大超过了基民的预期幅度。

  记者发现,将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货币型基金并不仅是光大保德信一家。自2007年10月以来,除光大外,鹏华、嘉实、华夏等3只货币型基金都调低了业绩比较基准,对此,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王群航表示,这显示了基金公司专业素质的匮乏,在制定比较基准时“随行就市”,当市场不好又“朝令夕改”,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更显示出基金业普遍缺乏诚信。

  基金自降门槛遭基民抛弃

  货币基金大幅度调低业绩基准的做法,受到众多投资者质疑,昨日,一位刚刚抛掉货币基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货币基金并非高收益品种,因此并不把比较基准当回事,但基金公司擅自更改业绩标准的做法让人感到失望。

  光大保德信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基金公司修改业绩标准,是因为公司推出该只货币基金时值2005年,当时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点多,而货币市场收益率普遍在2%以上,因此跑嬴该利率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前两年央行频频加息,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直冲4%以上,货币市场收益率却直线下降,因此调低基准利率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改变。

  机构质疑基金业专业素质

  对于基金公司擅自更改业绩标准,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王群航表示,首先,业绩标准由基金公司自己来定是否合适让人质疑。其次,基金公司将自己当时制定的标准推翻显示基金公司专业素质的“匮乏”。最后,基金公司发现市场风向有变,立即降低业绩标准应付,属于“投机取巧”的做法,显示了基金公司的不诚信。

  国金证券基金分析师张剑辉则认为,基金调整业绩比较标准也属正常现象,货币基金调整后的业绩比较基准,与之前的税后定期利率基准相比,更具合理性,也更贴近市场的定位。

  自降门槛三大原因

  1 货币市场

  收益下降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去年,51只货币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1566%,多数货币型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一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基准。进入2007年底,央行不断加大货币调控力度,在去年6次加息基础上又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上2008年新股发行速度减缓,回购利率下降,使得货币市场呈单边下跌走势,收益率也较去年大幅降低。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王群航透露,目前货币基金收益率顶多能战胜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想战胜1年期定期存款已是奢望。

  2 应对规模

  扩大压力

  自去年大调整以来,不少货币基金的申购量和转入量出现大幅增加,上海某货币基金在不到3个月内规模扩大了10倍以上,华夏基金的货币市场基金竟然达到200亿,比股票型基金还阔绰。但是,对于货币基金来说,短期内的规模迅速扩大造成货币基金整体收益率下降。

  3 投资方向

  发生改变

  民族证券基金分析师李媛认为,货币基金的投资方向发生了改变,已从收益较高的长期品种,转向了流动性更强的货币品种,从目前几只基金的调整来看,中短期产品带来的预期收益率肯定会有所减少,因此变更基准利率是基金公司提前打的“预防针”。

  时报记者 袁峰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