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银监局大灾面前沉着应对 确保金融服务不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01:32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倩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银行业机构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四川银监局沉着冷静地组织银监系统和银行业机构抗震救灾。 日前本报记者随银监会抗震救灾工作组一行前往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北川、安县和德阳绵竹等地实地调查,慰问救灾部队和受灾银行业金融机构及职工,指导灾区银行业救灾及恢复金融服务工作时,就确保金融服务不断,大力支持灾后重建等业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四川银监局局长王筠权。他表示,抢救银行业及我会派出机构人员的生命、在特殊环境下银行恢复营业、有序筹划恢复生产和基础设施重建支持规划,特别是“保开门、保营业、保供应、保服务”是万众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王筠权回顾说,地震发生的当晚,我们首先通过手机群发系统向全省各级银行机构高管人员发出短信,提出高管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抢救伤员和尽快恢复营业三条要求。同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四川银监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抗震救灾工作。随后,由局领导挂帅的四个重灾地区救灾指挥小组,迅速奔赴都江堰、绵阳、德阳、彭州等地,指导当地银行业机构抗震救灾工作。 期间,我们以银监局名义向全国30家中外资银行总行发出专函,请求各家总行尽快帮助在四川的分支机构救助伤员、安抚遗属,抢修营业办公场所和电子设备;紧急安排救灾专项贷款支持灾后重建,无偿提供捐款帮助灾区生产自救等后援要求,得到了各家银行总行的积极响应。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如何确保灾区金融服务不断是关系灾区民众人心稳定的关键所在。在谈到四川银行业机构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时,王筠权介绍说,为了确保灾区金融服务不断,我们在向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应急办反映重灾区因电力、光纤服务中断,导致银行机构营业瘫痪,请求协调解决尽快恢复,创造条件帮助灾区银行恢复营业的同时,也要求银行业机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必须保证正常的营业服务,不得随意停业或缩短营业时间。所有银行营业网点晚上保持照明,营造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督促各银行尽快鉴定、评估营业网点的安全状况,抓紧抢修受损的营业设备,尽快恢复受损的银行网点,特别是都江堰、北川、汶川、青川、绵竹、什邡等重灾区,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恢复部分网点或采取适当方式保证营业,因危房或线路而暂时无法开业的,必须及时公告并提示就近办理业务。 在全省银行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所有灾区银行服务都已开始恢复,部分银行机构采取“帐篷银行”、“板房银行”、“流动银行”及合并网点等各种灵活方式确保了灾区金融服务不断。网点恢复营业和临时服务措施的推出,对确保受灾群众提取现金、办理转账、挂失,特别是保证财政救灾资金和救灾部队用款的及时划拨起到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离不开金融服务。在谈到四川银监局有何打算时,王筠权说,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展开,我们将根据银监会要求,一方面加强对各银行业机构灾后重建贷款的监督管理,一方面做好防范各类银行风险的安全管控。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银监局将督促各银行业机构在符合信贷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对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对电力、电信、公路、铁路、城建、医药等部门符合条件的抗震救灾贷款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救灾融资,同时加强对救灾重建专项贷款的监管。 目前,全省各银行机构共发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已达124.4亿元。各银行机构也纷纷表示将大力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授信或贷款承诺总额已突破千亿元,达到1358.24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承诺向成都市提供260亿元灾后重建专项贷款;工行四川省分行将对灾区提供约200亿元的信贷支持及相关综合金融服务;农行四川省分行拟与成都市政府签订200亿元的授信协议,支持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崇州、彭州恢复生产,支持成都市统筹城乡,对绵阳科技城授信100亿元,支持绵阳灾区重建。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