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房地产商资金链离断裂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 04:50 第一财经日报

  

房地产商资金链离断裂还有多远

CFP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钱、钱、钱!在2007年一掷千金大肆买地的地产商们,在2008年却因为资金短缺而相当头疼,这恐怕是当初没有想到的。

  消息面上一片“看空”——从资产负债率畸高到现金流枯竭,从土地储备所需资金量庞大到银行借贷压力巨大,从市场面清淡到上市融资不畅,从土地拍卖流拍到打压房价。数据分析、逻辑推导到趋势预测,开发商似乎已经全面陷入资金的天罗地网中,只待束手就擒,等资金链断裂了。但奇怪的是,即使在两个重量级地产界人物“忽悠”的推波助澜之下(王石“卖拐”甚或小潘“谋变”),也并没有随之带来地产界的“腥风血雨”,依旧是不痛不痒的优惠和打折,鲜见倒闭或者破产。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资金链问题是否是“狼来了”的叫喊?

  开发商缺钱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一些数据是现实存在的。无论从现金流还是资金负债率来看,中国地产商可能全世界首屈一指。

  比如2007年长江实业的资产负债率是16.63%,九龙仓是37.06%,汤臣集团是31.54%,而同期普尔特是57.75%,内地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年平均资产负债率达66.1%,万科60.98%,保利84.99%,金融街66.14%,富力76.57%。从经营现金流来看,虽然部分港资地产公司偶尔也会出现现金流为负的情况,但一般是交替出现的,而内地地产上市公司则明显不同,行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5.96亿元,万科-104亿元,保利-94亿元,招商-40亿元,富力-83亿元。

  资金负债率超过50%说明自有资金完全不足以偿还负债,更别提根据房地产的需要在土地开发、项目建设前期的巨大投入了,经营现金流为负则说明即使在房价如此高企的情况下,也未能为开发商带来实实在在的现金流收益,资金紧张可见一斑。如果一旦面临房价下跌或者市场调整,资金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仅仅从以上指标进行分析却完全不够,难以揭示和触及当前中国地产商的资金困局。这是因为除了资金紧张外,资金链断裂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其一,形势不会很快发生变化;其二,找不到化解之道;其三,没有“超人”出现。而以上三个条件目前都很难有明确的肯定答复。

  首先,当前的资金链问题并非是开发商经营出现问题,而是因为在正常经营以外突然出现了货币政策的变化,此前多年以来执行的宽松信贷政策转而从紧,这势必会在短期内产生资金瓶颈。虽然我们很难得出从紧货币政策会很快松动的结论,但是在外部国家流动性匮乏的情况下,中国单独长期采取从严的货币政策似乎也是不现实的,这就为政策未来的可能变化埋下了伏笔。而形势一旦变化,当前存在的资金难题也就不解自消。

  其次,化解之道相当丰富。对开发商而言,解决资金压力的渠道相当多。在实业层面,既可以通过降价出售回笼资金,也可以通过项目合资拉来资金,还可以出售股权换取资金,也可以出让土地轻松解套。资本运作层面渠道也很丰富,不但上市公司可以增发再融资,非上市公司也可以上市融资(IPO或借壳),还可以得到战略性投资,甚至可以发行企业债等等。虽然每条道路都有一定的门槛和限制条件,但在渠道如此之多的情况下,获取资金的可能性仍然是相当大的。

  再次,愿意充当“超人”的很多。与超人不计回报拯救世界不同的是,愿意拯救资金困境开发商的则着眼于未来的超额回报。中国地产未来前景普遍看好,即使房价会下跌,那也只是从暴利变成不那么暴利而已,房地产行业丰厚的利润仍然可期。这也是为何王石的“卖拐”和小潘的“百日之变”有被视为“居心叵测”嫌疑的原因——借着行业的调整,收编扩大自己的实力。外资也同样虎视眈眈。一方面是因为政策限制较多,难以施展拳脚;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地利人和,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而此时无疑就是一个极好的战略投资的机会。

  地产商的资金压力虽然表面上看来奇险无比,其实最终却可能是有惊无险。这最新注脚就是,即使在本次调整最为猛烈的广深地区,虽然一再认为房价会剧烈下跌,甚至有不被证实的下跌了50%的案例,但是普遍而言,房价被认为仍没有实质性的大幅下跌,从而导致楼市仍然处于观望的僵局中。而此时,王石“该降的都已经降了,今后不会降价”的言论,又为当前资金压力下房价将走向何方的困局增添了几分变数。

  (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赵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