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企业捐款看企业的边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 02:46 新京报

  评论

  某日看到央视的赈灾义演重播,整个现场捐款超过15亿,捐款超过1亿元的企业比比皆是。比如其中有一家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捐了1亿元。场面之热烈让人感动。

  如果与笔者之前给基金公司统计的捐款数据相比,企业的豪迈就更明显了。基金公司最多捐助260万,最少10万,因为少于10万,作为一家企业来说似乎拿不出手。

  但我想拿基金公司做个比方:1,有的基金公司一家管理着数千亿资产,为什么捐款却只有100万?2,基金公司多数不是公众公司,为什么不多捐一点?

  读者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逻辑的荒谬:基金的信托性质很容易让人指出第一点的问题———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是投资者的,是委托人的,所以基金公司无权动。第二点,基金公司虽然不是公众公司,但基金公司的管理层是真正的管理层,他们无意,也不能在股东的报表上添一个窟窿。

  把基金公司置换为日照钢铁,问题的性质并没有什么改变。第一,日照钢铁是国资委的,这和山东国资委捐1亿没有区别,只是做出这个决定的是管理层,而不是其股东国资委。第二,日照钢铁能捐这么多吗?2007年上半年这家公司净利10.3亿元,如果粗略地以2007年20亿元净利计算,一次捐款,侵蚀了股东案头报表上5%的利润。股东是否同意了这种做法?

  人可以是慈善家,但企业不是。

  网上流传着王石对于慈善的态度,王石被批判了。一毛不拔是不合适的,但王石的态度显然可以作为慈善企业家们的对照。即使万科要捐,也不会捐很多,至少不会在报表上留下1%的利润损失,万科是公众公司。

  企业是生产的组织形式,并不承担很多额外的功能。一个社会能井然有序地运行,在于各自的分工配合都很明确。企业的边界在哪里,这是很多人一直没搞清楚的。

  比尔·盖茨曾经是最成功的企业家,现在变成了最慷慨的慈善家。但你很少看到微软慷慨,你只会看到盖茨梅琳达基金,两者之间,不是形式,而是定位和边界的不同。

  大灾当前,社会各界的真诚捐赠无疑体现了国民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只是如果能对捐赠主体根据其社会分工,提出更细化的要求,则我们离真正的市场化,可能会更近一点。

  □敏悟(北京 媒体从业者)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