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家”亏损凸显行业隐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 06:4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代星

   近日,两年前赴纳斯达克上市的如家快捷酒店管理公司公布一季度财报显示:2008年公司第一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3.57亿元约合5090万美元,同比增长94.9%,其中包括收购的七斗星连锁酒店所带来的2820万元营收。同时,公司一季度净亏损却高达人民币5030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300万元)。

   这是如家继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人民币1520万元以来,连续两个季度亏损,而且亏损额呈大幅增加趋势。

  亏损原因几何?

   对于如家一季度的大幅亏损,如家CEO孙坚给出了解释。

   “造成如家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由于如家去年12月10日做完1.5亿美元的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都以美元记账。随后人民币升值较快,而公司受制于外汇政策只能逐步将美元转回为人民币,因此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尚有一半的美元资产未能转回,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汇兑损失。”在如家一季报公布后,孙坚表示。

   不过这一原因以后可能不会给如家带来同样大的损失。孙坚分析:“我们计划从4月份到7月底前会继续将账面上的美金一半兑换成人民币。如果第二季度美元还是4%贬值,我们的损失会减少到一半以下,也就是2500万元左右;到了第四季度,即使我们还留有3000万美金,继续以每个季度4%左右的幅度贬值,汇兑损失也就几百万而已。”

   孙坚进一步指出,导致亏损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如家收购的七斗星酒店还在整合过程中,仍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奥运会、世博会等利好因素的刺激,如家在2003-2005年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06年6月底,如家经营及授权管理的酒店数量已达82家,筹建数量为57家,总收入已达到2.49亿元人民币,净收益为2700万元人民币。

   2006年10月,如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由此,如家进一步开启了快速扩张的步伐。2007年10月,如家宣布以3.4亿元的价格收购国内排名第八的七斗星商务连锁酒店100%股权,从11月1日开始正式接管七斗星麾下所有的酒店。但不如人意的是,七斗星酒店今年一季度以1430万元的亏损给如家交了份难看的答卷。

   季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如家酒店居住率约为81.4%,去年同期则为85.9%,这一下降主要因七斗星酒店居住率下降所致。若不计入七斗星酒店业务在内,今年第一季度,如家酒店居住率将达到86%。今年一季度如家每间居住房间平均收入为140元人民币,若不计七斗星业务在内则为150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则为151元人民币。

   另外,如家在一季度开设了33家新酒店,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1家新酒店数目。截至2008年3月31日,如家有131家酒店处于建设之中,其中包括86家租赁经营酒店和45家特许经营酒店。这些新开的和正在建设的店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快速扩张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如家的部分营收。

  行业隐忧需警惕

   目前,经济型酒店越来越把开店速度和密度作为彼此竞争的重要手段,希望以此来获得市场中的有利位置。

   如家也将今年的新增酒店数目从160-180家扩大到200家。这样,到2008年底如家的开业酒店规模将达到466家。

   加速扩张的不仅只有如家。以7天连锁酒店集团为例,在2007年之前,这家原本立足于华南市场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在北京仅有一家分店。截至2007年12月,不到一年的时间,该集团在北京已有12家分店开业,另外还有8家分店正在筹建。

   “如家通过提高开店速度和密度,能提高酒店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酒店的综合成本,增强酒店品牌的推广力度。”北京某投资公司分析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国内多达百余个经济型酒店的品牌中,连锁规模达到50家以上的仅7家,连锁规模10家以上的也仅有25家。

   “国内有些观点认为,以美国消费能力的水平作为参照,我国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客房供应量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但美国和中国的市场成熟程度、经营理念、消费观念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一定具有可比性。不能由此断定这种快速扩张的模式一定适合国内的经济型酒店。中国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市场,某个阶段的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而且从有些酒店的出租率下降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供需失衡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 上述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目前,酒店行业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希望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来淘汰竞争对手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如何防止企业发生隐患,比如资金链的问题。

   远的不说,就以七斗星酒店为例。七斗星创立于2005年9月,定位是体验式商旅经济型酒店。成立之初,七斗星曾踌躇满志计划在2015年之前成为中国连锁酒店的领军人物,规模至少达到1000家以上。然而,七斗星未能快速上市却在门店扩张上不惜成本,平均单店的成本造价高出行业水平15%左右,这无疑埋下了重重隐患。

   虽然如家声称拥有丰富的资金,足以支撑每年200家酒店的发展速度,但未来总是难以预料的。尤其是那些资金紧张的酒店,更应主动防范风险。

   人才的缺乏也是经济型酒店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经济型酒店近两年迅速扩张,按每开一家新店需要1名店长和4名值班经理来算,全国在今年的扩张目标下,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管理人才缺口在3000名左右。而院校培养出的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又多是为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量身打造的,不适宜经济型酒店的管理思路。

   北京一证券公司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酒店业的业绩已有被透支的迹象,究竟奥运能给酒店业带来多大的利好,其实很难判断,因为影响这个行业的因素太多了,可能对主营业务在北京的酒店利好要大一些。此外,从估值方面来看,跟其他服务业相比,酒店类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不低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