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国4月CPI同比涨8.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 00:00 金羊网-新快报

  

  全面通胀可能性加大,但专家称CPI或已“见顶”

  ■新快报记者 骆智冕

  受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影响,我国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出现小幅反弹——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8.5%,高于3月的8.3%,但自2月时触及的近12年峰值8.7%有所回落。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1%,非食品价格上涨1.8%。多数机构分析称,4月份CPI出现小幅反弹无需恐慌,并对未来CPI走势持乐观态度。但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使全面通胀可能性加大。

  食品价格回落低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昨日指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处高位,既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有关,又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有关。

  据统计,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1%,涨幅比上月攀升0.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10.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从更能反映当前价格变动的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3月份微涨0.1%;食品价格下降0.1%,其中鲜菜下降9.2%,鲜蛋下降0.5%。

  另外,4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8.3%,粮食价格上涨7.4%,涨幅分别比上月攀升1.6和0.6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46.6%,涨幅比上月下降4.1%。

  中金公司经济学家刑自强表示,此次CPI涨幅比市场预期的8.2%略高,是由于预测所参考的食品价格是商务部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而事实上统计局公布的这一指数的回落幅度低于商务部公布的幅度,说明食品价格的回落低于预期。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慧勇表示,4月份CPI反弹由于预期要跌的生鲜食品价格出现上涨,比如水产品价格上涨16.1%,鲜果价格上涨12.1%;来自于粮食及其下游,比如成品粮、食用油价格的上涨等。

  全面通胀风险加大

  对于上个月CPI的反弹,市场认为,实际上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功不可没”,成本上涨已导致非食品类产品价格涨幅扩大。

  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PPI较上年同期增长8.1%,创三年以来新高。4月份,国际市场石油、煤炭、铁矿石、钢材等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且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市场分析认为,PPI的走高还将持续传导到CPI中,或成为影响CPI的主导因素,未来中国通胀所面临的由结构性向全面通胀转变的压力加大。“工业品价格的上升,迟早会传导到消费品物价上。”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日前称,前几个月的通胀可以认为是结构性通胀,但潜在的通胀压力却是全面通胀。

  据悉,非食品价格今年以来也一直在加速增长:1月份增长1.5%,2月份增长1.6%,3月和4月分别增长1.8%。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把今年物价控制在4.8%的目标难度很大。“今年一季度CPI是8.0%,从结构上看,85%是食品价格造成的,估计CPI的真正回落要从5月开始。”

  4月CPI或已“见顶”

  虽然从数据显示目前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但市场对于未来趋势仍持乐观态度。国泰君安认为,4月份CPI将成为全年“峰值”,因前期紧缺商品供给会有所扩大,比如猪肉、蔬菜的供给增加,会导致CPI涨幅回落。

  李慧勇认为:“从未来趋势来看,我们仍维持CPI涨幅逐季回落的观点。预测5月份(CPI)涨幅在8%左右,6月份(CPI)在7%左右,整个二季度平均在7.7%—7.8%左右,下半年平均会在5.3%左右。”因为从目前来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高点在去年10月份已经出现,之后基本维持了逐月下降的趋势,这预示着未来物价会出现明显回落。目前,不少机构对政府加息的预期有所降低。特别是在昨日CPI数据公布之后,央行旋即出台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曾表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更关心反通货膨胀方面的问题。同时,他强调货币政策不能包治百病,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天相投顾认为,由于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受到限制,相关行业亏损增加且财务负担相当大,同时还考虑到稳定资本市场的因素,因此政府可能很难做出加息的决定。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则预计,2008年不会再度上调利率,估计今年二季度政策调控当有所放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