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成思危:我认为3000点时蓝筹股已经没有泡沫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4日 13:47 中国新闻网

  

成思危:我认为3000点时蓝筹股已经没有泡沫了

  资料图: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就“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及其对策”发表主题演讲。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4日电 即将于5月5日出版的香港《经济导报》刊载了该报对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的专访。成思危在专访中谈到,虽然现在只有3000点,我还认为是慢牛市,因为一年之内股值已经升了1000点,当然是慢牛。国际一般的定义,长期偏离正常股市20%就是熊市,中国还没达到这个标准。

  专访的全文摘录如下:

  他是学者,也是政治家,他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住房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商业银行改革以及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等等,他坚信治学是从政的基础,在他看来,治学和从政都是为了报国,为了振兴中华。

  16岁时他怀揣爱国情怀独自离开香港,来到内地。八十年代初,他赴美留学,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后归国,还是无党派人士的他1994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走上从政道路。1996年他担任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起历任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今年,他卸下民建中央主席职务,也告别了任职10年的全国人大的政治舞台,他说,在民建从政的11年是最辉煌的11年,他没有偷懒,实践了报国的诺言。

  他就是成思危。

  成思危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10年前,他领导民建中央提交了建议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成为一生中的得意之笔。面对“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美誉,他说自己只是中国风险投资的积极推动者。

  成思危敢言,他的一句话可以牵动股市神经。在迪拜召开的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中东峰会上他发表中国股市的泡沫正在形成的观点,他讲很多人自认为是赢家可能最终是输家,这些话后,股市下跌7%,他也遭到很多人质疑。面对这一切,他笑言自己的名字叫思危,就是要居安思危,“在热的时候泼冷水,在冷的时候升升温,所以老是挨骂。”

  4月21日和24日,成思危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发表有关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的演讲,他笑称自己的观点是“老人言”,但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成为媒体追逐和关注的焦点。讲学之余,他在下榻宾馆就当下经济热点问题接受了经济导报专访。

  救市没用 市场有规律

  记者: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降到3000点下跌一半,您认为这种大幅下跌原因何在?中国股市为什么没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成思危:6000点是不正常的,没有大起就不会有大落,暴涨之后必有暴跌,这是客观规律。2006年4月14日股指上证指数超过了历史最高纪录2242点,之后一路飙升到6100点,增加了三倍,但是中国经济没有增长三倍,上市公司的绩效也没有增加三倍,这种暴涨没有基础。

  虽然现在只有3000点,我还认为是慢牛市,因为一年之内股值已经升了1000点,当然是慢牛。国际一般的定义,长期偏离正常股市20%就是熊市,中国还没达到这个标准。

  记:您说过救市措施没用,但现在印花税已经调低,您怎么看现在政府的措施,是不是真的想救市?救市是不是真的没用呢?

  成:我认为救市是一个伪命题,市场有自己的规律,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手段来调节,我不反对这些做法。我们所谓的政策措施比如减印花税等措施可能短期有效,长期不会有很大效果。政府拿钱来买股票的做法,除非特别必要才采用,要通过法定的程序来做。

  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记:四天之内政府有两次救市措施,是不是证明内地股市已经见底,泡沫已经不严重?如何理解中央两度紧急救市?为何在此时机还不开通港股直通车?

  成:我认为这不能说成是一种救市,只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第一,我不赞成用上证指数来看股市,因为上证指数已经严重失真,首先它是按照总市值算的,但中国总市值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不同,不等于可流通市值,这样大蓝筹股在股指中的权重就很大,比如中石油一家最高的时候占权重的24%,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4000点左右的时候中石油占10%,上证指数就要掉100点,所以不合理。再一个它是把上海所有的股票都加权,我们达到国际标准的上市公司只有30%,有70%收益不是很好,将它们全部加到一起,就失去股指本身的代表性。道琼斯,纳斯达克指数都不是这样做的,它们都是选成份股,成份股代表股市的未来。所以我的看法是要看个股,个股好迟早会升。

  3000点有没有泡沫?我认为好的股没有了,但有的股可能还有,这很难讲。直通车的问题,政府已经宣告了肯定要做,但什么时候做就取决于最高层的决策,直通车某种意义上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试水,所以要很慎重,我觉得不应单看股市因素,要看整个条件是不是成熟。

  [1]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