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资金成印花税反弹行情最大赢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6日 17:18 中国经营报
4月23日晚间,令市场期盼已久的印花税下调终于出台。 次日,沪深股市齐齐大幅高开,沪指高开7.98%,深成指高开8.51%,之后上证综指震荡上行,收盘涨9.29%,逼近涨停,两市涨停个股逼近千只,场面之壮观可谓前所未有。同时两市成交额也超过2700亿元,创下本轮调整的天量。 机会总是留给先行一步者。就在股市徘徊在3000点附近,场内参与者信心几乎消失殆尽,以基金为首的主力连续砸盘的时候,却有一批资金在悄然做多。 神秘的做多资金 4月22日,上证综指走势令市场揪心,盘中一度击穿3000点关口,但随后的反弹异乎寻常地强劲,不仅将跌去的100多点全部扳回,收盘还涨了30余点。 “3000点附近有支撑和反弹是必然的,这在预期之中;但是当天反弹这么强劲,成交量也比前一天放大很多,似乎有点不寻常。”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不排除有资金提前得到印花税下调消息入场抄底的可能。 当天下午,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神秘的“国家队”入场了,他们肯定是有备而来。“他们入场,意味着市场真的见底了。”“我也听说‘国家队’进来了,而且资金量很大。”上海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向记者证实,这一消息在圈内流传甚广,但大家都不能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而本报得到的确切消息是,4月23日的确有保险资金大规模入场,其中某大型保险公司当天净买入达10亿元。据了解,从4月2日开始,平安保险已经向多家基金公司下单,每单金额约数亿元。 向来有“抄底冠军”之称的QFII似乎更是提前下注政府救市政策。指南针赢富数据显示,在印花税下调政策出台前的4月22日,该席位已连续5个交易日蝉联沪市单日买入金额之首。 另一家我们熟知的QFII云集地——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也不甘示弱,在4月14日~22日大手笔买入金融股,动用资金量超过10亿元,连续5个交易日买入量仅次于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 从指南针赢富数据显示的4月14日~4月22日间净买量排名看,除了上述两家典型QFII席位分列一二名外,两家T字头的席位也排在前五名。根据赢富数据分类,T字头代表非基金类机构席位,如保险、券商等。这也佐证了上述关于保险资金入场的说法。 券商在本次抄底中的表现也比基金强得多。比如中信证券(600030.SH)在4月14日到22日之间连续净买入,仅次于上述两家QFII集中营,达到13亿元以上。而国泰君安也在22日这天突然发力,净买入1.33亿元,资金量远超此前几天千万元甚至百万元的级别。 基金大多谨慎 在各大主力机构中,反应最慢的似乎是基金。4月以来至21日,基金几乎一致都在净卖出,成了最大的“空头司令”。 正如申万巴黎基金研究总经理常永涛所言,基金之间的分歧也很大。“我在23日根本没有买,之前两天已经买足了,仓位接近90%。”就在常永涛加仓的时候,还获悉相熟的基金经理在减仓。 4月24日,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早早开了一场晨会。据公司参会人员透露,他们认为印花税降至千分之一,从政策时间点的选择上看,并非是暴跌倒逼所致,而是一次主动性的政策出击。但这只是一轮反弹而非反转。 “政策底基本在3000点,反弹高度乐观点看到4000~4500点;上海的基金公司相对偏悲观一点,看到3600~3800点。”所以,逢高减持仍是他们的操作策略。 美国经济以及国内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是基金经理一再迟疑的主要原因。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不确定性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美国经济衰退期有多长,是2个月还是2年?第二,通胀会如何演变,是回落,高位攀升还是继续恶化?这需要时间来检验。 富国天益基金经理陈戈也对反弹高度不乐观:“政策出台只能恢复一下人气,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除了基本面因素,市场投资意愿仍然不足。所以他坦承只会逢低吸纳,不会再去追高。 私募快速抢反弹 印花税降低,对私募来说是抢反弹的一大契机。而对4月20日规范大小非减持,私募们却曾选择放弃追反弹。上海一家管理资金规模几亿元的私募基金经理透露,他们在4月21日至23日这几天一直在观察市场,保持空仓;4月24日,则快速将仓位加至满仓。这家私募投资经理认为,反弹的高度决定于反弹速度,快速进出是操作关键。 而深圳几家在这周前几天还小心翼翼的私募,也迅速抢了一把反弹。深圳一家老牌阳光私募投资经理透露,他们在4月22日首破3000点时将仓位加了10%,4月24日也加了10%,仓位暂时维持在80%左右,“留点子弹再灵活出击。” 但据记者了解,不少谨慎的私募仓位也仅从两三成加至五成而已。他们普遍认为,印花税降低正是众人抢着出货的时机。“市场怎么上去的,还会怎么下来,控制仓位很重要,不然,可能抢反弹不成反被套。” 而这也是圈内私募的一致观点。南京一位阳光私募的董事长表示,五成仓位是私募的标准仓位,拿点资金做点反弹也应快进快出,资金安全是最重要的。据了解,私募的谨慎主要是因为从5000点到3000点阶段“吃了太多闷亏”。不少私募在抢反弹时是“抢一次,亏一次”,抢反弹亏了15%左右的收益。 中国经营报记者:李辉、卢远香、夏欣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