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构激辩:中期票据会否释放新的流动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6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机构激辩:中期票据会否释放新的流动性?

    分析人士认为,中期票据等会使好企业直接向市场要资金,同时用现有银行信贷规模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期票据的面世到底会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契机还是释放流动性的闸门?答案仍有待市场检验。不可否认的是,中期票据注册手续的简便、发行方式的灵活,将使其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工具之一。

  中期票据绝大多数是不可赎回、无担保且具有优先权的债券,这种债券通常有固定息票利率与投资级信用评级。按相关规定,中期票据只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保险公司仍无法购买无担保的债券。

  “银行是主要的购买者,也就是说,中期票据可能会成为释放流动性的方式之一。”一位投行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一些企业在银行贷不了款,可以通过发行中期票据融资。

  昨日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完成发行注册的中期票据额度为1190亿元,首期发行392亿元。

  从期限看,中期票据比短期融资券期限要长,期限在3~5年,将来还可能会有更长时间。上述投行人士认为,与企业的中长期贷款相比,二者有一定替代性。

  来自商业银行的观点不认为中期票据释放流动性有可行性。光大银行投行业务部总经理刘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期票据的市场化安排会对企业进行进一步细分,发行企业首先资信要好,其次要在资金市场有长期直接融资的经验。

  “企业的良好资信可让它获得比银行贷款更低的资金成本。”刘珺说,“如果资信程度或市场认知度不高,再或者投资人接受程度差,中期票据不可能发得出来。”刘珺认为,中期票据释放流动性理论上可行,但技术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

  “市场上的确还是有企业需要资金的,只有通过市场化的调整才能确保货币政策的有保有压,正好符合货币政策的导向。很多大型央企通过发行中期票据方式来调整资金结构,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的筹资成本。”刘珺提出,中期票据的发行让真正好的企业尽早走向市场,尽早建立自己的历史数据,把自己的形象建立起来,为直接融资比例提升做好准备。

  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谷裕认为,在债券市场,中期票据的确可能对银行的信贷有替代作用,或者说是产生冲击。谷裕同时指出,能够通过发债融资的企业一般都是实力雄厚、信用评级很高的优质企业,对这些企业来讲,直接融资成本要低于银行贷款。

  谷裕认为,对银行来说,中期票据的发行可以促使银行在经营中转变盈利模式,有利于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银行来说,我们应该去推动这项业务的发展。”

  刘珺认为,像中期票据这样的直接融资工具会起到这样一种作用:使好的企业直接向市场要资金,同时用现有银行信贷的规模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即让中小企业的刚性贷款需求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得到满足。

    王春霞 张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