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翘盼经贸松绑 台商瞩意“胡萧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2日 17:40 中国经营报

  尽管萧万长在4月6日强调这次博鳌之行并无特别意义,但消息即出,还是引得当天台湾股市大涨。4月11日,萧万长6年来第六次赴海南参加博鳌论坛。

  “萧万长温和而且务实,在经济方面也有自己的专长。”福建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对这次海南博鳌论坛上的“胡萧会”充满期待。“国民党即将重新执政,在执政之前,萧万长如能与胡总书记会面,将会对两岸经贸关系有一个很充分的沟通,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误解,而且两岸之间会建立一种默契:即了解双方的立场,不会做出误判。” 何希灏坦言,台商对此期望颇深。

  两岸协商机制

  “不要说萧万长先生,连我接电话都接到手软!”

  电话那头,国民党大陆事务办公室主任张荣恭声音嘶哑。4月10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说,太多台湾企业关心此次萧万长的博鳌之行,纷纷打电话来要求随行。

  萧万长此次随行发言人、世新大学副教授王郁琦在记者会上则向众多要求随行的台湾企业致歉,因为报名已经推迟,所以无法安排更多的团员前往。他表示,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是博鳌亚洲论坛的“基础会员”,此次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是循例率团参加。最后定下来的成员包括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长洪读等13人。

  台商如此关注萧万长的此次博鳌之行并非偶然。

  “在到内地投资二十多年后,台商目前正经历着转型的关键时刻。由于台湾之前对两岸经贸往来采取阻拦的政策,导致台商的整体营运成本大幅上升,我们在内地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日渐艰难。”何希灏对记者说,台商由此更期待台当局能够松绑经贸限制政策。

  台湾的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李纪珠则说,两岸多沟通是好事。“博鳌论坛萧万长每年都去,在作为‘副领导人’上任前再度参与博鳌论坛,具有相当意义,可营造两岸经贸交流良好气氛。”李纪珠说。十多年前,她就曾与萧万长一起率金融团到内地考察,“当时内地的经济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萧先生一直跟企业界有很多互动,更是一直致力于两岸共同市场的推动。” 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委员蔡宏明提醒记者注意萧万长的几次博鳌行。

  萧万长曾经担任过台湾经济建设部门的首脑,2000年还曾被民进党主控的当局邀请参加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会议。萧万长更在两岸的经贸正常化方面做过不少切实的推动。

  “萧万长有自己的政见,能就一些问题进行坦率地沟通。”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同新告诉记者,在2005年的“连胡会”达成的优先讨论建构两岸共同市场共识,就基本上采用了萧万长同一天在参加博鳌论坛时提出的概念。据了解,萧万长在2005年出席博鳌论坛后曾表示,台湾与内地要建立共同市场,首先必须让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撤除掉两岸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措施,并签署《两岸经贸关系运作架构》,再逐步推展至关税同盟,最后达到建立共同市场目标。

  而在2004年,萧万长在出席博鳌论坛时,他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演讲的内容就是提倡加速两岸三通、建立两岸民间企业协商机制、签署两岸经贸架构,希望透过两岸企业界合作,突破当时两岸政策瓶颈。

  在出发前,萧万长对媒体表示,出席博鳌论坛,出发点是想要多解经济议题,尤其是两岸间过去经贸关系相当密切,累积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缺乏协商机制,“如果有多一点人对话,将可以协助建立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协商机制。”萧万长说。

  “我们是乐观其成,期待萧先生此次的博鳌之行给两岸互动带来新的契机。”蔡宏明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台商期待解困

  何希灏说,台商之所以如此关注萧万长博鳌之行,很大的因素源于台商希望在内地更有所作为。

  “早来的台商肯定是赚钱了,但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纷纷涌入,民营经济快速崛起,随着土地、原材料、人力等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以及外贸出口政策的大幅改变,我们的处境越来越难。”何希灏说,他在广东东莞的朋友的厂子就已经关闭了,处于类似状况的台资企业在东莞那边不在少数。“除了大家都面对的外部环境外,此前台湾当局对内地实行的阻拦政策,对两岸经贸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何希灏说的现实是,台湾当局在两岸直航、直接投资、内地资本进入台湾等诸多方面,采取了限制政策,从而直接影响到台商的整体竞争力。台湾当局仍然禁止内地2000多种产品进入到台湾。

  据记者了解,2002年,台湾的彰化银行就已经进入到台商云集的昆山设立办事处,但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升格为分行,无法直接经营业务,从而也丧失了很多的机会。

  “我们都期待国民党的再次执政能给两岸的双向投资、双向贸易松绑。”何希灏说,他们希望萧万长此次博鳌行能让两岸之间有一个更好的沟通,以减少双方的误解。“简单地说,在北京的台商回台湾如果直飞只要3个小时,但现在都需要通过第三地转机,需要花去近一天的时间,无论时间成本还是财力成本,都被提高很多。”何希灏说。

  显然,台商要突破生存困局,经贸松绑是重要的途径。“‘马萧’在竞选之中,提出要两岸直航,建立共同市场等执政方针,我们对他们有着更多的期望。”何希灏说这是台企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两岸经贸转型

  “两岸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张冠华对本报记者说, 在内地台商面临转型的十字关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据张冠华调查,在珠三角地区高达85%以上台商面临转型压力,福建和长三角地区面临转型压力的台商也超过70%。内地台商出现向越南等地转移的势头,回流岛内的台商也开始增多。

  与此同时,台湾经济对内地的依存度则越来越高。“2006年,台湾制造的产品交货价值为3600亿美元,其中到内地的出口是871亿美元,占到了25%。”民间研究人士陈云说,在世界经济可能下行的时候,台湾将更依赖内地市场。

  在张冠华看来,未来两岸经贸关系转型的新亮点很有可能来自于服务业。张冠华在研究中发现,2006年台湾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73.4%,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而制造业增长则相对减缓。

  “台湾企业在产业布局上应由制造业领域逐步向服务业拓展。未来随着两岸服务业合作特别金融业合作步伐的加快,将有助于为沿海大城市台商向服务业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张冠华说,近年来这种趋势已经显现。部分大型台资企业已开始将经营领域由制造业向金融、物流、通路、医疗、百货等领域拓展和转型。

  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盛九元表示,对于沿海地区的台资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而言,在转型升级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向具有低成本和政策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也是一种方向性选择。另外,和当地的产业发展对接,拓展内地内需市场,逐步改变代工生产方式,培养自有品牌也是台商转型之道。

  “内地台商能否顺利转型,除了台商自身的努力外,也要取决于两岸经济关系的转型升级程度,而这其中两岸经贸合作架构的建立又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盛九元说。

  (相关报道请见T1~T4版)

中国经营报记者:张岩铭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