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救市”是个伪命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08:00 北京日报

  

“救市”是个伪命题?
“大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的!自己的直觉是错误的!专家的分析是不可信的!”——对于股市,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警告投资者说。制图/傅 堃

  ■本报记者 杨学聪 王刘芳

  五个半月的时间,沪综指蒸发将近50%。股市的持续下跌引发恐慌和担忧,市场上希望政府出手救市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专家学者的观点却出现了分歧。

  有的专家反对救市,认为“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而有的专家却表示,在股市出现走熊趋势时,政府出手恰有事半功倍之效,“特殊的时候,就必须用特殊的政策。”

  救,还是不救?在动荡的股市面前,这似乎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不救?争议迭起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肯定没有想到,他的短短几句话,接踵而至的是上万股民的反对甚至声讨。

  上周末,霍德明在接受一家财经媒体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用下调印花税等手段来激活股市。当天,这篇文章在网站上的点击率超过15万次,网友评论近万条,其中不乏批驳甚至谩骂之声。而当记者拨通霍德明的电话时,他却坚定地表示,自己的观点丝毫没有变化。

  霍德明认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防范出现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过度干预市场。这次股市下跌,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多大的问题。如果此时调整印花税,有可能造成市场波动,股价有可能上冲下探,投机者坐享其成,大赚特赚,却对长远发展不利。

  其实,霍德明只是不少“不救市派”中的一个,只不过他的表达方式更为坚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也是坚定的“不救市派”。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利好可能只救得一时,救不了一世。对投资者而言,要把盈利模式从对政策、消息和题材的判断,转向以基本面分析为主。政府则集中精力搞规范化治理。让资本市场不再是“政策市”。

  救?众说纷纭

  如果说,“不救市派”更多受到的是股民的指责和迁怒,那么,“救市派”得到的往往是肯定和赞扬。

  不过,即使是被股民们称为“救市派”的诸多专家,他们的意见也各有不同。有的专家学者呼吁政府及时降低印花税,有的则督促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减缓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冲击,还有的认为限制巨额再融资才是当务之急……

  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认为,应该把印花税恢复到去年5·30之前。“去年股市涨得过高过快,监管部门不得不采用了加大IPO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海归股回归等一系列让股市从快牛变慢牛的政策。但现在有关部门应降低融资规模和节奏,让股市休养生息,让人们有信心。”

  “即使是救市,推出一项政策没有用,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同被股民认为是“救市派”的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说,“综合性的措施是各个方面的政策同时努力,同时动手,尽快出台综合措施防止股市恶性循环。”贺强把自己预想中的“救市”方案称为“缓释胶囊”——在股票供给上,要减缓IPO新股发行,减缓大盘蓝筹股的回归,减轻供给压力;在大小非解禁方面,考虑出台一些制约性的措施;在增发政策方面,也要防止“恶意圈钱”。殊途同归

  事实上,如果把被股民们分开的“救市派”言论和“不救市派”言论放在一起仔细研读,却会得出一个预料之外的结论——看似水火不容的两派,实质上的观点确是殊途同归。

  “股市需要外力,但是这个外力不该被叫做‘救市’。”一直被划在“救市派”一边的贺强对记者说,“现在,光靠市场本身很难改变下跌的趋势,投资者的信心也无从恢复。”而坚定认为不应救市的许小年却向记者提出了一连串的反问——我们的金融体系出了大问题吗?经济要进入萧条了吗?美联储近期的一些政策是针对实体经济的。国内股市从不正常的高位回落,没有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也看不出经济萧条的迹象,救什么市呢?

  无论“救市派”还是“不救市派”,根本的出发点都在于如何才能保证股市得到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而对于政府出手的时机和力度的判断,则是“救市”观点出现分歧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上说,“救市”本身就是个伪命题。RJ026 RJ042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