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崩盘的A股渴望救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00:12 北京晨报

  ■刘畅

  A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连续暴跌45%,其间仅有的几次反弹都是因为管理层“救市”的利好传言。但令投资者心凉的是,到目前为止,利好仍然停留在传言层面。

  于是,股指选择继续暴跌,不出利好已成最大利空,因为这意味着管理层默认了这种暴跌的合理性。

  有专家指出,沪深股市已经出现崩盘的苗头。的确如此,从6124点一路不回头地下跌到3329点,累计跌幅达45%,市值损失超过10万亿元;昨天市场继续重演600只股票集体跌停的惨烈境况。群体性恐慌导致抛盘巨大,而且看不到止跌的迹象。这已经基本符合了“崩盘”的书面定义。

  而崩盘之后,接下来的传导效应才是更可怕的。拿日本为例,日本股市大崩盘后经济遭遇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衰退效应。从1989年底到1992年4月,日经指数暴跌63%,首先遭受重创的是直接经营证券的券商。1991年日本200多家券商全部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的各类基金比比皆是。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急转直下,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房地产价格几乎被腰斩,整个国家财富缩水近50%。

  联想到我们的市场,“熊市”、“股灾”、“崩盘”,这些投资者最忌讳的字眼,最近却常被人们提及。情绪激动的投资者不断在问:这样的暴跌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爆发次贷危机的美国股市才下跌20%,政府就连续出台政策紧急救市,而A股市场下跌如此迅猛,跌幅如此巨大,却丝毫不见政策干预呢?投资者既然为国家税收做出过那么大的贡献,为什么不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心上呢?专家们也在谏言,政策不能漠视股市连续的暴跌,应该尽快出台“组合拳”稳定股市,否则进一步的崩盘在所难免。如果因此危及经济,导致大倒退,那将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