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暖风6月可能刮至武汉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08:08 长江商报
“风向标”上海楼市突然启动业内人士预测—— 楼市暖风6月可能刮至武汉 本报讯(记者 杨春)一向扮演中国楼市风向标的上海楼市在3月中旬突然启动,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在沉寂了半年后,商品房销售一时间呈现价量齐升格局。作为二线城市的武汉楼市,在沉寂了几个月后,本月中旬其销量也略有回升。有市场人士认为,武汉楼市已有回暖迹象。 新房源销售渐涨 经过春节期间的低迷,3月武汉新房源销量渐涨。据了解,3月份以来汉口、武昌和汉阳的中心城区商品房成交量呈整体上升的趋势,环比上升了4.16%。3月22日,安顺家园推出400多套房源,至3月27日已售出50多套;去年12月底保安璞园推出二期4、5、6号楼200多套房源,至今基本售罄;中南龙庭还未开盘,200多套预售房的预售登记已经很火爆。 此外,中心城区高端楼盘价格坚挺,晋合世家均价14000元纹丝不动,较好房源均价高达18500元。 12个住宅项目下月上市 受成交回暖的刺激,4月武汉将有12个住宅项目上市,其中2个楼盘位于市中心区域(江岸区澳门路、永清街),另外,3个项目分布在阳逻,4个项目分布在黄陂和红莲湖,青山、南湖、百步亭也分别有项目推出。 记者从武汉市城市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了解到,2008年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已经发放57张。有关专家认为,市区中高价房源在4月上市,将吸引一大批累积的刚性需求集中入市。 武汉楼市预计6月回暖 据亿房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中下旬(3月11日-3月24日),全市主城区在售的432个楼盘,成交均价为5839.21元/平方米,比上半月涨了167.97元/平方米,涨幅为2.94%。 均价上涨也给开发商提供了看涨的信心。“房地产市场不会沉沦,而是方兴未艾。”武汉赛博思营销部经理王东山认为,在新政策导向下,尚未被市场所充分挖掘的旺盛需求,必将爆发出来。武汉凯乐海盛顿副总经理袁永发也认为,只要房产商坚持品质,房产业的未来还是很光明的。 “当前楼市销售仍处于缓慢爬坡阶段,目前虽有回暖迹象,但不明显。相比去年8月大都销售缓慢,后期影响涨跌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仍较多。”相比开发商的乐观,武汉市房产协会仍持保守态度。他们认为这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受累于物价飞涨等因素,经济有放缓迹象;二是第二套房贷政策的市场消化,还需要时间;三是光谷中心花园等少数楼盘的降价行为,增大了购房者的观望和降价预期。 “整个社会经济形势不出现恶化态势,武汉楼市预计将在6月后开始回暖。”据房协相关负责人分析,当前全市打折楼盘仅占在售楼盘的约1/10,多数楼盘依旧价格坚挺,且大都没有打折意愿。同时,武汉每年结婚家庭在8万户左右,婚房这类的刚性需求依旧客观存在。 “看守楼市”下要吃透既有政策的后续效应 上海楼市3月中旬以来成交量和成交价大幅上涨。这与去年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果上海楼市果真回暖,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武汉楼市或受其拉动,销售量、分布区域将出现较大的扩张。 为何这么说?主要是缘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武汉曾经缺席2004年的楼市“疯狂”。 如果说一线城市经历过高峰的2004年的话,其实以武汉为“领头羊”的二线城市实际上缺席了当年的楼市疯狂,这或许可以让武汉市民感到些许安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表明武汉楼市或有补涨的空间。 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的局面,与2005 年第二季度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2005年是对行业政策调控的反应,而目前,则来自对金融条件变化的反应。 经历了2005年的调整后,2007年的中国房地产业,中国一线城市普遍实现了罕见的高增长,增长幅度超过了之前高峰时期的2004年。目前,武汉房价在短期内虽然比顶峰时期下降20%左右,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即使面临目前的严厉的行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但其实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却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的改变,楼市仍将沿着内在规律发展,无外乎就是增加一些阶段性的波动而已。 其二,“看守期楼市”下,更多要看区域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动。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已在金融条件(首付、利率)、销售条件、土地市场、保障房等方面做了众多调整,尤其是金融政策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应声“速冻”。作为70%需要依赖贷款的行业来说,没有什么比动金融的威力更大。 综合判断2008年,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楼市政策将进入“看守状态”,也就是说,2008年针对楼市不太可能再有重大决策出台,武汉当然也不能例外。武汉楼市将进入巩固执行现有政策、稳定市场为主的阶段。 武汉楼市进入看守状态,所有的鞋子都已经掉下来了,就要求市民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既有政策的后续效应的把握上,那种天天担心等待新政策的情况已经远去了。 楼市政策进入“看守状态”,对于经历了3年多频繁调控的房地产相关方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楼市风平浪静,楼市的涨跌,将与区域整体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经商成本越来越高,沿海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已在所难免。而武汉的核心区域优势是让厂商物流到全国市场成本省一半。武汉因此成为沿海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能源成本是上海的1/3,交通成本是上海的1/4,工业成本是北京的1/8,此外,还有仅次于北京的高校资源库。 武汉人均GDP已经进入4000-8000美元的房地产快速发展区间,撇开受全国性影响的价格不谈,产业大量向武汉转移,武汉楼市的销售量、分布区域将出现较大的扩张。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