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信终止与贝尔斯登战略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0:20 南方都市报

  在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后,中信证券昨日宣布放弃与贝尔斯登相互投资10亿美元的计划。中信证券声明,公司将继续推动海外业务的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终止合作对中信证券目前的业务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但可能拖慢中信国际化进程。虽然看好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但担忧短期内证券市场表现不佳对收购过程会形成制约,造成一定风险。不过,目前的中国企业,尤其银行和保险类企业的对外投资进度相对比较理想。

  民族证券宋健表示,终止合作对中信目前的业务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虽然会拖慢中信短期内的国际化进程,但由于美国次级债问题严重,中信证券能及时抽身而退,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也打消了投资者对于中信业绩可能受拖累的疑虑,未尝不是好事。

  她认为,现在贝尔斯登资产有可能出现负资产的情况,摩根大通的收购有美联储在背后撑腰来承担风险,收购并不是仅仅为解决贝尔斯登本身的危机,更是为了防止危机传导到美国整个投行业和金融体系,雷曼兄弟也有类似严重的债务问题,一旦美国次级债危机由金融蔓延到实体领域,对全球股市都会有深远影响。

  宏源证券胡颖指出,去年10月中信和贝尔斯登的合作仅仅是双方的一种意向,随后一直都没有进展,这是因为收购事项需要经过美国政府严格审查,而且美国方面也迟迟没有同意,加上中信本身无论在资本实力和业务规模上还有一定差距,面对贝尔斯登庞大的信贷压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承担。

  胡颖表示,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银行和保险类企业的对外投资进度相对比较理想。她举例说,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的国外投资业务进展都很好,而很多中国券商也纷纷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她表示虽然长期看好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但短期证券市场表现不佳以及创新业务推出时间的不确定对公司业绩增长会形成制约,因此长远发展需要有耐性。

  兴业证券傅建设表示,现在国内券商无论在经济实力和业务管理等多方面都处于弱势,国外业务发展大多借助国外投资顾问来做,独立与自主性还是比较低。而且,国内市场整体经济结构仍然无法和国外的成熟市场相提并论,在市盈率、市净值等数据都不好比较,这使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走向变得很难判断。长远来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如果想有所发展的话,除了自身业务要做好以外,还需要对未来国外市场和净值等的情况做好理性分析。

  本报记者 万勇 实习生 陈跃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