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低成本是否走到尽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到非洲去看看。”在中国改革开放即将迎来30周年的时候,一位国际知名智囊机构高级合伙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这样建议中国的制造企业。

  相信他也知道,对众多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这样的建议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但他建议的潜台词却早已成为共识:中国低成本制造的优势正面临着挑战,不要说与辽阔的非洲相比,即使与我们的一些邻居们相比,中国制造在低成本上的优势也不大。对承担着低成本制造主要责任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这的确是个坏消息。

  2008年的民营企业遇到不小的挑战。人力成本上升、持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日益完善和严格的执法环境等等,都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压力。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30多年前的中国香港、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在它们腾飞之初,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和被低估的货币汇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来自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逐渐增加,巨额贸易顺差使得摩擦不断且货币升值压力大增。30年过去了,这种被称为“30年现象”的周期开始在中国隐现。

  原本贫穷的中国开始变得富裕,原本低廉的人力成本开始增加,货币开始不得不升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甚至原本可以通过违法节省成本的“灰色地带”逐渐消失。以啤酒行业为例,偷税以及并不严格的环保管理曾让小企业日子很舒服,但现在没有这种“好日子”了。

  站在这种背景下看民营企业时下遇到的各种挑战,我们会发现挑战背后最大症结之一,就来自中小民营企业的低成本制造模式。当然,广阔的内地市场并非中国香港、韩国可比,制造业的优势很难快速消失,而且广阔的内地各局部市场发展并不平衡,内地内陆省份也有着广阔的转移空间。

  不过,当我们在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的时候,也要看到这低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是历史的大趋势;当我们细数民营企业遇到的挑战的时候,要看到大多数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大,而很难被漂亮地“解决”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过去的几年中,一批批企业在通过优化管理消化成本时,也在试图摆脱低成本制造,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研发能力,从而走出低成本竞争的泥潭。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很多企业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或者走向中高端市场。

  以方便面行业为例,目前掌握着绝对优势份额的5家企业中,在三年前有3家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但在2008年只剩1家;再以眼镜行业为例,曾经弱小的中国眼镜行业依靠低成本,迅速打垮全世界的眼镜原材料提供商们,但长期为全世界眼镜行业提供低价原材料时,发现自己的利润现在已经非常微薄,它们于是开始打造自己的眼镜终端品牌。“创新的意义在于增加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飞跃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把缝纫机的重量降为5公斤,但价格涨到100美元。”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边长勇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