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会观察:中部“新特区”湖南湖北共生谋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18:1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七日电 题:中部“新特区”共生谋崛起

  中新社记者刘双双全安华

  与往年互争中部崛起“龙头”的声音不同,同时获批中部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湖南、湖北两省在今年两会期间以“和”为贵,携手共寻改革良策。

  二00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国家发改委在湖南、湖北地区各圈出一块“试验田”,赋予其进行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使命。

  这是中国设立的第四批“新特区”。与东部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西部的成都、重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同,此次入围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需要着力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且要进行跨行政区域的改革实验。

  最关键的是,“两型社会”试验区没有如老特区一样特殊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湖南、湖北两省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去积极探索和大胆试验。

  没有资金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该如何“破题”?这一话题成为此次两会期间媒体关注的焦点。

  湖南省长周强对此并不困惑。在他看来,湖南早在上世纪就探索长株潭城市一体化,“两型社会”试验区是一个无可限量的机遇。“国家给了湖南一个支点,我们完全有信心在体制改革、科学发展等方面,为全国探索新的路子、积累新的经验。”

  “没有政策就是最大的政策。”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同样乐观地认为,试验区给了武汉一个凤凰涅槃的新起点,今后可以对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体制性的障碍,大胆地进行改革。

  正是这种突破常规、不囿体制机制的实验特权,让湖南、湖北高层开始酝酿一场备受瞩目的改革风暴:长沙、株洲、湘潭将要走“融城”路线,力图消除长期以来制约三市的行政壁垒;武汉计划在九个城市中实行“占一补一”的土地置换政策,率先尝试在户籍、土地政策上进行一些集约化的改革探索。

  新课题,新挑战,也让曾经相互竞争的两湖地区更加重视协同合作。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将双方关系看作是“互补”。“我们会借鉴湖北的一些经验,湖北也会借鉴湖南的成功经验,将来在运作过程当中可以取长补短。”

  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和市长阮成发则在两会期间透露,已有计划抽时间主动去长沙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两型社会的推动,共同研究如何改革现行的体制和机制,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