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争创世界一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8:45 经济参考报

  坚持科学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

  地球科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18日,是由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科院共同出资,以共建共享方式建立,按出资比例分配机时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中心”依托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其核心仪器是“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SHRIMPⅡ)”。“中心”主要从事地质年代学和宇宙年代学研究;发展定年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必要的矿物微区稀土地球化学研究;解决重大地球科学研究课题中的时序问题,特别是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及早期历史研究;主要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研究;地质年代表研究;大型和特殊矿床成矿时代研究并从事科学仪器研发。多年来,“中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坚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发展思路和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仪器运行方针,以“开放、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刷新国际同类实验室仪器利用率和科研成果产出率,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面向全社会高效共享的典型示范。

  与时俱进的“开放”理念

  “全方位开放大型仪器,让实验室充满活力”,这在我国科技界也算是一次新观念的挑战。而只有面对这种挑战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利用现有资金所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的运行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率达到最大化,也才能使我国科学实验室真正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更加有力地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年来,“中心”遵循与时俱进的“开放”理念,始终把如何提高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交流与协调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标准,践行着一名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职业品德。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开放”理念,有利于实验室在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最大限度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实验基地,吸引大批国内外的优秀学者,形成了最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掌握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最新思想动态,从而促进实验室科研技术水平和仪器使用效率得以迅速提高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实验室仪器“先进”寿命的充分利用,确保仪器高效运行,为科学研究及时提供数据做最佳保障;有利于人才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进,加速了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速度和国际交流,让世界共享科学进步所带来的文明。数年风雨路,拼搏铸辉煌。六年多来,来自内地及港台地区的数百名科研工作者来到“中心”,利用SHRIMPⅡ对自己的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一批来自美、英、法、德、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也来“中心”完成锆石定年工作和短期访问(如: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主席、意大利米兰大学的Boriani教授等),并对“中心”仪器向国内外地学界全方位开放共享作为基本的运行方针表示赞赏,对“中心”仪器运行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率给予高度评价。

  求真务实的运行机制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先进的发展理念必将带来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全方位开放提供优质服务、高效率运转提高成果产出”已成为“中心”所有员工的共识。首先,构建“高效开放”的运行机制是坚定不移地走大型仪器共建共享道路,使仪器运行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根本保障;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技术优势形成对科学研究有力的技术支持体系的惟一路径;是我国目前在科研投入较少,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增强科研装备水平,提高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交流与协调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中心”在“高效开放”运行机制的实践中,不断吸收、借鉴、提升国际先进实验室的成功经验,敢于创新陈规保守科技制度,为解决我国大型科学仪器使用效率低,科技成果产出贫乏的弊病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为了保证仪器高效运行,最充分地利用仪器资源,“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每天24小时,每周七天不间断分析的高效运行,并为此制定了技术和岗位责任制,样品管理仪器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措施。同时,“中心”要求全体员工不但要掌握高精的技术熟悉核心仪器和辅助设备,而且还要学会仪器保养、处理修复仪器问题,以最优质的服务,确保仪器安全运行和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仅2006年SHRIMPII运行全年净分析机时达281昼夜,完成锆石定年样品超过1000件,折合的测定点在一万个以上,相当于常规锆石年代学实验室10年的工作量,因此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被业内称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自身培养、人才引进、互动提高”的人才发展战略,为“中心”又好又快发展聚集雄厚的人才资源。一是,“中心”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高员工科研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最大限度地维护SHRIMPⅡ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自2001年起,“中心”一共培养了(包括目前在读)三名博士后、六名博士(其中包括一名与法国雷恩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和五名硕士。二是,“中心”积极推进“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人才国际化发展战略”,使人才资源不断扩充。2006年9月,“中心”聘用的第一位外籍科学家——澳大利亚AllenNutman博士。国际著名的地质学家,来自德国的AfredKroener教授从2007年起每年在“中心”客座三个月,参加中亚造山带的研究工作。聘用外籍专家是“中心”实施人才国际化的第一步,这一举措将大大加强“中心”国际合作及活动能力和科研成果集成能力。三是,打破不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办法,创新适宜的政策和宽松的运行环境,实行以“中心”所需选拔、引进人才,以岗位工作价值实效衡量分配标准。即充分肯定了他们为“中心”高效运转所作出的贡献,又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人才之间的相互流动。可见,“开放高效”的实验室是人才发展的摇篮。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开发国外科研平台,提升“中心”国际声誉。“开放高效”的运行已成为稳定的常规运行方式,这就为中心扩大并加强与国际的联系奠定了基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升级。2005年和2006年,“中心”派出四人工作组赴蒙古国进行了野外工作,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了“中心”研究人员和客座研究员“把研究工作做到国外去”的目标。2007年,“中心”数名成员分别赴格陵兰和南非进行了两次野外地质考察及采样工作,“把研究工作做到国外去”已经成为常规。同时,以澳大利亚Curtin理工大学的SimonWilde教授和英国著名地质学家BrianWindley教授为代表的世界众多知名人士相继访问中心进行学术交流,为“中心”建立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开创了崭新局面,标志着“中心”为实现将“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发展成一个依托于高技术、高效率、向国内外开放的、拥有国际优秀研究和技术人才的矿物微区地质年代学研究及实验平台,成为一个培养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的国际性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创新的发展理念,科学的运行机制,必将为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高效率运转和科研成果的产出汇聚强大的发展动力。六年多来,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已经成为一个支持地球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平台、一个地质年代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并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例如:国内外学者运用“中心”的SHRIMPII获得了丰富数据,仅2007年发表国内外文章总数126篇,其中,国际(SCI)46篇;“中心”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测定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颗老于43亿年又具有37亿年变质增生壳的最老锆石,这一成果对地球早期历史研究做出了突破性贡献;应用SHRIMP精确定年,测出了我国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变质演化的三个阶段并获得准确的时间,同时计算出超高压岩石由深部返回地表的“折返速率”,这是一项突破性的进展;在前寒武纪研究方面,由SHRIMP测定结果敲定前寒武纪孔兹岩系的年龄,这是构造演化研究中一个重大进展;在扬子板块上的许多地点发现了老于33亿年的残留锆石,这是过去地质学家从未想到的,这将带来新的构造解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鞍山地区太古宙演化研究;2004年,《我国38亿年最老岩石的发现及鞍山太古宙地壳演化》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值得称赞的是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在科技部支持下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吉林大学合作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大型科学装备远程共享示范研究——离子探针示范系统”获得成功并被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此项成功,实现了在Internet公共网络环境下,异地科学家实时远程控制离子探针质谱仪,观测样品图像实时变化,在线获取试验数据、远程协同信息交流等远程实验功能,为国家其他大型科学仪器装备的远程共享与远程科学实验提供示范。目前,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了与澳大利亚珀斯Curtin理工大学SHRIMPII双向互控;与巴西圣保罗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省地质调查局(OGS)、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大学和意大利米兰Bicocca大学之间的单向控制。2007年9月8日,澳大利亚Curtin理工大学SROS服务器系统正式开通面向中国地质学家的远程实验,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网络虚拟实验室便可直接控制Curtin理工大学的SHRIMPII进行锆石定年,首次实现了我国科学家对澳大利亚科学仪器的远程控制和共享,开创了通过SROS系统远程共享国外科学仪器资源的先例。截至2008年2月29日,SROS系统先后共完成实际远程锆石样品测试工作共计约1862小时。

  中心主任刘敦一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科学仪器研发能力,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领先。因此,刘敦一研究员提出的“自主研发离子探针质谱类大型科学仪器”已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中立项,其中《二次离子质谱仪器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开发》子项目由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牵头负责并开始实施。目前,已完成了搭建了四套大型质谱仪研究实验平台,对主要关键技术的攻关有了突破进展,已申请专利五项,正在申请专利10项;完成了TOF-SIMS和Trap-TOF的整机设计和气体离子源的整体设计,加工了部分关键部件等多项重要任务。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