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华:我离开之后 审计风暴还会继续下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 1943年7月生,江苏如东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审计师 ● 1966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同年9月参加工作 ● 历任西北财经学院教师,航空工业部厂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厂长 ● 1985年5月至8月任陕西省经济贸易厅厅长、党组书记 ● 1985年至1998年3月任审计署副审计长 ● 1998年3月任审计署审计长、党组书记 ● 2003年3月连任审计署审计长 ● 2007年11月,当选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有中国人参选这一职位并成功当选 CFP图李金华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两门学科是哲学和汉语,前者教他怎么认识和分析问题,后者教他如何用文字表达思想 65岁的李金华,依然会在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起来散步,只是今后,他的目的地不再是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北露园一号那幢并不起眼的白色大楼,这里是他担任了十年“一把手”、从默默无闻到无数老百姓瞩目的国家审计署。 昨天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李金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这也意味着他将正式告别23载审计生涯。 “将安心做这份新工作。”当《第一财经日报》问他将如何安排“卸任”审计长之后的生活时,李金华如此回答。 李金华的卸任,外界曾有一些担忧,“审计风暴”的力度会不会减弱? 面对这样的疑问,李金华斩钉截铁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不会。”“可以肯定,我离开之后,审计风暴还会继续下去。” 李金华表示,现在审计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一种监督政府行为,尤其是资金用途的制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非常明确地向我表示,审计风暴不能停,也不能倒退,因为回去了老百姓也不会答应。”李金华说。 “风暴”背后的压力 23年前,李金华只身背着包从陕西坐火车来到北京就任成立不久的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那个时候,他尚不知道审计署的门朝哪边开;23年后,他在光环和赞誉声中从审计长的舞台上谢幕,带着他对审计背后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给大众一个符号式的背影。 “他是国家财富的守护者,领导着突出体现执政能力的政府部门。一个大声说出实话,勇于面对问题的国家公务员。一个正直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精彩诠释了什么是执政为民。”——这是2004年,李金华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辞。 将国家审计署和李金华推向前台的是公众命名的“审计风暴”,尽管这样的说法,从李金华到普通的审计工作者并不表示认同。 10年前,李金华升任审计长。 1999年6月,李金华向九届全国人大作《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这是第一次的公开审计报告,引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后,掀起了第一场令全社会沸腾的“审计风暴”。随着每次审计报告的出炉,风暴不断。 李金华在后来曾表示,1999年的这一次“审计风暴”是出台最艰难的一次,因为披露的多是权力机关的问题。 但这一次“审计风暴”很快就过去了。第二次是在2003年,审计报告之后舆论界也宣传了一番,但持续时间不长,因为“非典”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威力最大也最为人们熟知的一次“风暴”很快接踵而至。 2004年6月23日,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呈送了一份前所未有措辞严厉的审计报告之后,迎接他的又是长时间的掌声。 在这份沉甸甸的审计“清单”中,7个中央部委被曝光,几十亿的资金黑洞让人触目惊心。报告中的18项内容每一项都足够震撼。 这一场“审计风暴”,时间之长,涉及人员之多,影响之大,之前是没有的。也就是在那一年,李金华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然而,一直主张“无所畏无所求”的李金华很少提及这一场“风暴”背后,他和众多审计工作者所承受的压力。 李金华身边的一位审计工作者,曾任审计署办公厅副主任,现任《中国审计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刘玉慧2005年春在审计署内部的演讲稿中描述了那个看似平静却又不平常的下午。 “那天下午,我们办公厅的几位领导及参加起草报告的几位同志不约而同的,早早等在楼道里,等审计长出来,我们把审计长一直送到电梯口,谁都没说一句话。在电梯门关上的瞬间,我们看到审计长很有力地向我们挥了一下手,我们知道他示意我们回去,同时也表达着一种信心和彼此都懂的心情。” 那个晚上,这些在李金华身边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请他吃了一顿饭。那天,大家怀着同样的心情,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我们再清楚不过,审计长作的这个报告形成过程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更看重审计公开背后的信息 李金华曾经自己分析过因何会形成这样的“审计风暴”。 在他看来,是因为民主法制建设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审计风暴”正是植根于这样大的背景中。 李金华表示,审计更多地揭露的是权力部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民主与法制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法制的工具。 在他看来应该更看重审计公开背后的信息:审计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审计结果公开不仅是推动被审计机关加强管理,更是透露,政府用老百姓的钱要对老百姓有交代,增加透明度。 “首先是把这个形式推出来,让老百姓看到一种希望,得到更多的信心。”李金华说。 审计工作的每一次深入透明都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5年来,温家宝总理每年都听取审计署的工作汇报并作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审计工作”,提出“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要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审计机关要“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继续加大效益审计的力度”。 在过去的5年中,对于审计署报送的报告和信息,温家宝总理作出批示的有390多件次,督促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 2007年12月2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审计署视察工作,与审计系统厅局长们座谈。 “温总理整整讲了一个半小时。”一位在场的审计工作者回想起来依然很激动。 在讲话中,温总理充分肯定了5年来的审计工作,强调了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地位。 总理对审计工作者给予重托,“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对于审计发现的典型案件,不仅要审深审透,严肃处理,还要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从完善制度、机制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心中难免还有遗憾” 在现实背景下,如何让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李金华常常思考的问题。 中国选择了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不相同的审计制度,中国的审计环境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一样,国有资产数额巨大,还要对国有银行进行审计,而国外大部分是股份制的,需要审计的对象太多,而全国审计系统只有8万人。 李金华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两门学科是哲学和汉语,前者教他怎么认识和分析问题,后者教他如何用文字表达思想。哲学的思想在李金华的审计生涯中比比皆是。 李金华表示,要懂得田忌赛马的哲学,要选择最有可能做成的事去做,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下的有利因素。 2006年的审计报告发布之后,一位新华网的网友留下了这样一段评论:“首先要感谢李金华这样为国为民负责的干部。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不是用‘好人’的问题,而是制度建设、监督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好人’建设国家,更重要的是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一次的审计风暴让普通的老百姓也从最初简单的叫好变得更加理性起来。 而这正是李金华的遗憾,“还有很多制度问题没能解决”。 在过去的5年中,审计出问题3508件。李金华表示,从审计暴露出来的问题看,在目前更多的以GDP为核心的考评机制下,各地自然在土地、环保、投资等问题上打擦边球,应该说更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李金华说:“审计工作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这种大环境下,回顾这20余年的审计工作,审计也难免很多不足,心中难免还有遗憾。” 李金华一直主张,要将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世界上,唯独中国的审计部门不但要查问题,还督促整改问题。别的国家审计机关对整改没整改是不管的,报告给议会,就完成任务了。” “我在审计长的位子上,不能说我要你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只能说,你哪里存在问题,或者哪里效益不够高,对于体制的改革与推进,审计工作不能起到绝对的作用,只能监督,这是我的遗憾所在,8年10年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改变。”李金华说。 在卸任之前的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对那些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李金华一针见血,而这些都是他在审计工作中感触颇深的问题。 “现在县级统筹、市级统筹存在区域不平衡和跨区转移困难问题,温总理在此次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省级统筹。我们建议应该依法加快全国统筹,要全国都差不多。社保资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决定着养老基本生活水平,必须重视。” “预算执行随意性大,很多部门随便发个通知,然后下面据此作为政策。预算法制定几十年,应该修改了。” 从具体工作中抽身,回到宏观中的李金华建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现在是部门规章自己制定自己解释,通过部门立法来扩大职能权力。 “转移支付的问题,专项转移支付太多,甚至某些中小学的危房改造都要由中央下指标,具体到一个县一个村,这些完全可以由地方做在预算内的。因此,核心问题是要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加大一般性转移。” “有一个中央政府部门,下属单位就有100多个,既有儿子部门、孙子部门,还有重孙子、重重孙子部门,三五个人就成立个部门,挂个牌就收费。”2006年审计署曾对31个中央部门所属单位的设立、运转和管理情况开展了审计调查。李金华建议中央部门下属各类单位也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 “权力要发展,制约就须得跟上。光有权力没有制约就糟了。”这句话被视为李金华的“临别赠言”。 张馨月 孙荣飞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