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消协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难点评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0:00 新华网

  消费者维权难在哪里?——中消协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难点评议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刘羊旸) 中国消费者协会13日公布了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难点评议结果。评议活动是中消协联合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甘肃等十省市消协共同开展的。

  评议的重点是:消费者受损害严重、有理难维权的问题;经营者不负责任、推诿拖延的问题;消协处理难度大、解决率低的问题。

  汽车检测举证维权难

  近年来,汽车投诉呈现增多趋势。汽车消费维权的难点主要表现在:质量问题类型多,消费维权举证难,求偿难,责任认定鉴定难等。

  原因分析:汽车质量纠纷解决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规定;汽车检测机构少、相关标准不完善,消费者难以掌握有利的维权证据;有些汽车企业指定的特约维修商不按规定向消费者提供维修清单、维修出厂合格证,导致消费者对车辆维修的过程无法举证等。

  医患纠纷调查取证难

  医疗消费维权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个别医院进行欺诈经营活动,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存在过度检查、重复检查、多开药等情况;出现医患纠纷以后调查取证难。

  原因分析:存在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缺乏医患双方都信任的独立第三方纠纷调解或处理机构;医疗服务专业性很强,出现医患纠纷责任界定困难。

  房屋质量鉴定困难多、费用高

  购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住房质量问题,房屋面积缩水;房产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广告、楼书承诺配套设施不兑现;房产商延期交房,不按合同约定赔偿。

  原因分析:部分房地产企业因实力雄厚,店大欺客,为了自身高额利润而任意变更、减少曾经承诺给消费者的配套设施,如绿化面积、公共停车场等;房屋质量鉴定困难多、费用高、时间长,房地产企业不愿先行垫付鉴定费用。

  预付消费陷阱多

  预付式消费卡维权难点主要有:经营单位退市后,持卡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证;发行主体变更,继承主体不承认原发行主体的消费卡券;办卡时双方约定不明,造成在持卡消费中出现问题解决困难。

  原因分析:企业通过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增加消费者的义务,消费者出于价格优惠等考虑常会予以接受;“最终解释权”归发卡主体所有,给消费者维权设置重重阻碍,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

  网上消费知情维权难保障

  近几年来,有关网上消费的投诉越来越多,网上消费维权的成本和难度大。

  原因分析:信息严重不对称。有些网站为规避责任,故意隐瞒真实信息,使消费者无法搞清自己的交易对象究竟是谁;配套系统不健全,完整的网上消费体系涉及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金融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入才行,然而上述机构的发展与网上消费的交易需求以及安全需求相比颇显滞后。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