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热议建立质量安全“无缝隙”监管体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07:1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代表委员热议建立质量安全“无缝隙”监管体系 提高能力落实责任注重长效 “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制度,严把市场准入门槛。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工作,严把进出口商品质量关。认真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我们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庄严承诺,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总理在报告中专门用一段来论述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还讲得如此详细,说明质量安全非常重要,也确确实实传达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目前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企业也很有帮助,起到了维持市场秩序的作用。”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季克良代表说。 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和QS(质量安全)市场准入、3C认证……一系列严格的市场准入措施,正是目前我国实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起的第一道门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已近五年,为确保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目前也存在发证流程偏长、速度偏慢等问题,希望得到改进和完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代表说。 广东雅士利集团总裁张细钿代表认为,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通过政府设置的第一道安全监管门槛之前,企业要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就是要加强自主检测能力。只有具备自主的检测能力,企业才能做到对质量的严格把控,确保不让问题食品流出厂门。 “希望国家对龙头企业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委员说。 在通过企业自检、政府准入这道关口之后,食品的质量安全又当如何监管呢?代表委员们认为,我国应加快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和整个社会产品质量安全。其中关键是建立一个“无缝隙”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全国推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立产品质量的追溯体系。“希望相关部门加快《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以法律保障推进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建设,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监管。”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办公室副主任陈晓颖委员说。 在产品质量安全中,食品安全无疑是最受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食品安全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采用分段管理。在这个监管过程中,如果协调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有些地方交叉重合,有些地方又措施缺位。监管部门要提高监管能力,通过改革,整合资源,提高我国的食品监管能力和行政监管效率。”重庆市副市长谢小军代表说。 3月11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中,提出“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要求卫生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责;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同时,各部门要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主任程静代表说:“这次机构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在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方面,既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又保持了相对稳定性和改革的连续性,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改革既要考虑到产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困难与风险,不能是毕其功于一役,也要长远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整体性与分段实施相结合,重要的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借鉴去年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一些成功经验。” 山东省潍坊市市长许立全代表认为,食品安全监管需要长效机制,要建立一个链条、一个网络、两个体系,希望全社会都能参与监督,防患于未然。“与前些年相比,目前的食品安全不管是在责任体系、监管水平和实际的效果,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谢小军代表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把专项整治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形成一套责任体系,即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具体来说,地方政府要把责任的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将食品安全纳入到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责任追究制中。” 山西省副省长胡苏平代表表示,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既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更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做到监管措施到位,执行有力,是政府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体现。”程静代表说。《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徐建华/文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