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产平板电视受困连锁渠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4: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在去年艰难地与外资平板品牌打成了“平手”后,国产平板电视产业的危机依然没有结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渠道的深度裂变正成为困扰国产平板的一大节点。

  

国产平板电视受困连锁渠道

  国产平板电视渐渐失去主流渠道的支持

  厂、商“盟友”转换

  记者昨日获悉,春节后,一线市场平板电视的销售格局仍未出现逆转,“北京国美中外平板的销售额比例已经成为1∶9”、“一级市场外资平板销售额份额超过70%”、“顺电、沃尔玛山姆店封杀国产平板”之类的统计与事件不断出现,继国产手机沦陷后,国产平板也开始陷入了行业性生存危机。

  与国产手机2003年开始的溃败境况惊人相似的是,国产平板的份额下降也是随着技术升级和渠道变革开始的,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他们失去了主流渠道,特别是国美、苏宁这些“老盟友”的鼎力支持。

  在平板电视刚刚开始放量的2004年,国产平板是中国市场“价格战”的主角,国产液晶电视价格一年下降40%以上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与“低价谋市”的连锁巨头的经营策略可谓默契,一时间双方“亲密无间”。然而连续两年的大幅度降价,以及深受上游液晶屏跌价的影响,国产平板很快就付出了亏损的代价,并逐渐丧失了操纵行业价格杠杆的能力。

  外资平板则依靠对上游核心部件的价格控制和技术封锁,采取“后发制人”的战术开始了持续价格战,并通过挖角中国公司销售人员、给卖场更高的返利等中国企业惯用的方式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从2006年底至今,索尼、三星等外资巨头已经成为了国美和苏宁的前五大供应商,以外资平板整体而言,在国美、苏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60%左右,双方新的“盟友”关系已经确立。

  渠道取向惹争论

  对于卖场内产品位置和推销重点的角色之变,连锁商表示,做零售自然要卖最畅销的商品,而且产品销售量和利润额的最大化作为商家追求的目标根本无可厚非。本土品牌应该接受现实,并反思在技术、上游资源等各方面存在的差距。

  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厂家的一致认可。有彩电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从连锁渠道成长过程看,国产品牌对其提供了最大的支持,连锁渠道不应过河拆桥;其次,日韩两国渠道的取向境况可资借鉴。去年11月,三星电子宣布由于利润微薄,将暂时退出日本消费电子市场,在此之前,三星在日本的销售额曾达到90亿美元,如今在日本的小岛、山本电器等卖场基本上看不到三星、LG的身影;而在韩国的卖场也基本上没有索尼等日本品牌。

  TCL多媒体副总裁、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韩青受访时表示:“从制造成本优势、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来看,中国绝对比日本和韩国更具备成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基地的可能,这需要我们制造企业与家电连锁共同努力,而要解决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的参与也不可或缺。”

  第[1]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