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食品大涨让CPI创11年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9:03 东方网-文汇报

  国内的通胀压力继续加大。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高达8.7%,环比上涨2.6%,远超市场预期,并再度创下逾11年来的单月新高。2月CPI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3%,非食品价格上涨1.6%,但其中非食品价格涨幅创出2003年以来新高,食品及上游价格对非食品价格传导压力加大。

  雪灾加剧通胀形势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相互叠加,对CPI影响较大。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春节因素影响2月CPI环比0.53个百分点,低温雨雪冰冻的气候影响1.03个百分点,扣除这两个因素,2月份环比上涨1%左右。

  国家信息中心分析师祁京梅告诉记者,雪灾对农业尤其是蔬菜产生重要影响。她说,2月的食品价格中,鲜菜价格涨幅最为突出,同比上涨46%,比上月同比涨幅跳升超出32个百分点。此外,油菜产量减少,使今年油菜籽产量减少很多,将导致全年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仔猪、肉鸡冻死,可能导致猪肉供不应求的状况延续,鸡肉价格也可能上涨。

  祁京梅还说,考虑到国家之前对部分食品已采取临时价格冻结因素,因此,其实际上涨势头应比统计数据更为明显。这些恰恰会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成本需求拉动价格

  从CPI分类数据看,食品上涨23.3%。对此,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最近表示,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升、一增、一影响”,其中猪肉价格仍将在一段时间内高位运行、粮食价格也处在上行通道。

  危朝安分析说,“一升”即成本上升。现在国际原油的价格一路飙升,其它原材料的价格也持续上涨,推动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上涨幅度也较大,加上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因而使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一增”即需求增加。目前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的标准在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态势。近几年,国内粮食每年的消费需求增加80亿斤,肉类的消费需求增加80万吨,这对价格有很大影响。

  “一影响”即国际影响。国外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传导到了国内,对国内价格也会产生影响。

  全球同步面临通胀

  事实上,在石油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下,一轮全球性通胀正逐步展开。2007年,印度CPI上涨5.2%,俄罗斯上涨9.4%,美国预计也将达2.8%,欧元区上涨2%以上。

  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指出,被誉为“金砖四国”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性较高;因此,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7%以上,金属和农产品价格上涨30%—40%等,对这些国家影响比较大。

  严诚忠说,比通货膨胀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一旦预期形成,通胀便会开始自我放大。投资者在通胀预期下会大量购入大宗商品、房地产等具有保值功能的“硬资产”,从而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同时,次债危机的冲击使得美国货币短缺现象严重,美联储不得不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多次大幅降息,这进一步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

  物价调控压力较大

  这些都给我国政府控制全年价格涨幅带来了新的压力。遏制通货膨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控制目标是4.8%左右。

  对此,祁京梅认为,第一季度的通胀很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3月和4月的物价数据可能更有指导意义,因为这两个月受季节性因素和一次性因素的影响要小得多。她预计,全年CPI走势会呈上半年高、下半年回落的态势,实现4.8%的调控目标压力较大。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利差正不断扩大,因此中国央行升息的难度有所加大。而且央行在1月CPI指数突破去年高点的情况下保持了克制,因此,针对2月数据实施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难以预测。

  严诚忠则建议政府运用包括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的经济杠杆,帮助老百姓树立信心。同时,控制基本消费品价格,打击搭车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保障市场供应,防止因为市场短缺造成的涨价。

  本报记者张晓鸣(本报北京3月11日专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