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家呼吁 推广应用“本肥”改造盐碱地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8:39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短缺,7%耕地处于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的现状,北京汉祥环境生物科学研究院与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在总结国内外盐碱土壤治理技术基础上,以工业脱硫副产品为原料,运用环境化学、生物学和现代循环经济理论,自主研制成功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也称“本肥”),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良好效果。

  记者在河北中捷农场临港一中校园内看到,从前由于盐碱化寸草不生的土地,如今种植了大片绿草和冬青、蜀松、黄杨、龙爪槐、柏树等花草树木,虽然正值北方初春季节,这里已是一片生机。中捷农场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智介绍,两年前临港一中整个校园内只有三棵树,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北京汉祥环境生物科学研究院先后投资50万元,从宁波慈溪运来矿渣硫肥,对校园内10多亩土地进行土壤治理和改良,取得初步成效。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杨俊诚研究员介绍,中捷农场使用的土壤改良剂,是利用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矿渣,应用于吸附、净化烟气中二氧化硫后,经过脱水、活化等工艺开发成功的。实地应用结果表明,在盐碱地土壤施用这种矿渣肥,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松软,渗透性提高,脱盐速度加快,促使土壤中水分和热量及其它理化性状更趋合理,有利于植物生长。记者了解到,使用含硫矿渣肥料改造和治理盐碱地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杨俊诚说,不仅仅是炼铜矿渣,冶钢、铁、铝等有色金属矿渣,都有可能开发为有利于改造治理盐碱地的改良剂。由于运输成本较高,这种循环经济技术运用最理想模式是当地生产,就近使用。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