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改革循序渐进 职能转变方为根本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昨天公布,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根据方案,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此方案尚有待于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在3月15日表决,若表决结果无意外,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正式拉开帷幕。 观察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可以发现改革重点明显:其一,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其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有了进一步加强;其三,“大部制”改革探索如期进行。从上述改革重点也可以看出,“大部制”改革探索是此次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而不能把此次改革简单理解成即是“大部制”改革——如此理解,自然是不全面的。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不错,但同时,国内、国际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又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因此,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也就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此次改革方案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被要求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改委的职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以前被诟病的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的地方,在方案中得到了明确的纠正。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方案亦有可圈点之处,主要体现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进一步得到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成立,以及卫生部职能的调整等,均显示出相关政府部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而得到加强与整合。显然,这些机构改革措施,与政府希冀转变自身职能的理念相吻合、相统一。 当然,本次机构改革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大部制”改革方案的出炉。国家能源局的组建,凸显出中央政府意欲加强能源管理机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思考。而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的分别组建,很清晰地反映出“大部制”改革探索的目标所在。尽管此次“大部制” 改革力度并不算很大,但为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的用意十分明晰。 总体而言,这一次机构改革所作的努力,其目标还是希望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得以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深刻理念。具体言之,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从而建设一个令民众满意的政府。 这样的改革目标鼓舞人心,但是,政府机构改革并非轻松之举,其难度也不仅仅体现为具体机构职能的变化,以及机构设置的调整上。以往虽然也有过多次机构改革,但收效甚微,而且逐渐陷入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究其实,政府机构改革往往难以单兵突进,只有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深入推进,机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无疑,机构设置的变化只是基础性的工作,根本的要求在于政府职能的改变。推进“大部制”改革探索,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调整必然自动到位。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公权力能否进一步得到规范、能否有效地被监督息息相关。另外,改革固然是要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也有待进一步明晰。 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一个重要的原则便是循序渐进,稳步实施。也正基于这样的原则,此次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如在交通运输部的组建中,铁道部并未被纳入。显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标准不统一、布局还不尽合理的问题不可能一次性得到解决。但换个角度看,正因为改革事业将继续推进,也让我们对于未来的变革有着更多、更深切的期许。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