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街工资协商的样本作用有多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2:59 北京商报
毛颖颖 自打中国编剧们发出维权呐喊,专家、学者、媒体再到编剧自己就在一路唱衰,说得最多的就是维权行动只是一种表态,真正拿到合理收入很难。 与编剧们的“不抱希望”相反,昨日媒体曝了这么条喜讯出来:“京城工资协商试点单位平均工资年增10%”,是说金融街部分单位工资取得了年均10%的增长,得益于街道工会推出的工资集体协商。 同样是打收入保卫战,结果为什么相反? 按中国编剧的说法,美国编剧罢工要的是稿酬之外其他收益分账,而中国编剧还在为署名权、薪酬待遇等最基本的权益伸冤,“我们要的是吃饱,人家要的是吃好”,那么,“工资集体协商”的试点单位要的是什么?报道为我们提供的是某酒楼服务员的收入案例,“2005年包吃包住月薪600元,2007年750元,今年涨到了900元”,如此涨幅当然明显,但就工资绝对值而言,还真就是“吃饱”的概念,且这个“吃饱”和编剧们说的“吃饱”差距甚远,与其说是工资集体协商,倒不如说是最低工资谈判,尚属于谈判的最初级阶段。 在工资集体协商中有一个口号,“没有第三方,工资协商难”,说的就是由企业工会、区域工会、行业工会等组织,甚至还要聘请专业律师或第三方与企业去“谈”。编剧维权之所以不被看好,不是因为闹事的秀才,而是因为没有行业工会、没有行业标准,秀才们抱不成团、更不会有谁单枪匹马跳出来砸掉自己的饭碗。而工资协商试点单位的协商工作由街道工会承担,最初由居委会人员担任工会助理员,但公益色彩的工作必然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协商员数量有限、素质一般,还有很多协商员本身就因为微薄的收入离开。博弈是需要成本的,但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一旦这样的博弈要走出街道、覆盖行业,这第三方如何闯过生存关与独立关? 中国编剧之所以心里没底,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太多的廉价人才,就是区区百余人不肯写,资方手里还有数以千计的后备军团,在人口红利远未耗尽之时,这样的就业危机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虽然工资集体协商在部分省市、部分企业取得了胜利,但多集中于提高产业工人、一线职工的收入,由于这部分人群长期收入很低,因此“补涨”的意味明显,虽然协商后大幅提高的工资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了用工荒的麻烦,甚至形成了就业洼地,吸引了周边劳动力到来,但劳动力供大于求、薪酬由劳动力供需关系决定的现实让再谈判的空间有限。 可以说,工资协商试点的成功为编剧维权提供了区域工会、行业工会的样板,而编剧维权的无奈又让我们为工资协商能不能解决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收入达到一定高度、并非“最弱势”的那部分人群收入持续、稳定、合理增长捏了一把汗。有人提议要像关心农民工一样关心编剧维权,正是大家想知道,在大部分人达到了“生存工资水平”之后,收入增长下一步该怎么办,如果是依靠工资协商去“谈”,那么如何保障协商机制有效运转?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