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品导向式生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多种类型的新基金在近期先后放行,让高管们在基金停止审批6个月后重新重视和分析证监会的政策导向。在基金公司内部,目前公募基金产品设计之重要程度已经与投资相媲美。

  春节前,两只创新型基金获批,让创新产品再次得到基金公司关注。近日,多只传统基金产品获批,业内突然发现以前的判断错了,传统产品并不一定就比创新产品批得慢。

  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再度开闸的同时,债券型基金批准发行依然有条不紊,这也显示了基金产品批准发行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以往某个阶段只有一种类型产品获批而产生的羊群效应正在消失,基金公司也可以根据自家产品线情况来上报产品,而无需将证监会对产品类型的鼓励和否定放在最重要的考虑位置了。

  美中不足的是,新股票基金开闸所处前一轮市场下跌的最低点,尽管监管机构不想被误认为基金批准发行和救市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但是时间上的重合还是被诟病。

  总之,未来基金产品的审批发行可能越来越接近市场化。截至最近的农行系基金公司成立,目前共有60家基金管理公司。如果不考虑一些基金公司因违规而被限制上报新基金外,那么即使每家基金公司每年发行一只新基金,那么监管机构每周也至少要批发一只新基金。

  此前每家公司每年约有2只基金发行,如果基金公司的期待依然保持此频率,那么证监会每周就要放行至少2只基金,这种和春节前后的节奏相吻合。但是考虑到基金发行和市场容量的比例以及扩容速度等方面,每年每家基金公司发行一只基金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常态。

  产品在基金行业中将扮演着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短期看来,境内基金的业绩和渠道重要程度正在下降。经过2007年的股市和基金净值的涨涨落落,投资者逐渐发现涨的时候比较猛的基金,在跌的时候也比较猛。

  目前,基金公司很难改变规模为先的导向,所以产品将成为基金公司竞争的主要战场。哪家基金公司的产品快,产品发行多,哪家基金公司就将会胜出。

  从2007年至今,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汇添富基金、瑞银国投基金成为佼佼者,这些公司发行了(或即将发行)债券基金、创新基金(或传统基金)和QDII(或已获得QDII资格或将获得QDII资格)。

  这些公司凭借强大的推动力和实力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类似公司还包括南方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等。

  而其他基金公司即使采取跟随的发展策略,也很难赶超上述这些基金公司。唯有寄希望于踏踏实实地为投资者做好业绩,或在基金产品等方面有所真正的创新。

  (作者为基金公司从业人士)


程馨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