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冠军校与冠军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04:33 经济观察报

  张晶

  这是一所诞生于上世纪中叶的学校,而如今到处都是新鲜的印记。为了迎接北京奥运的到来,学校内外已经焕然一新。今年10月6日,它也将迎来建校的第五十个年头。

  这是一个曾经三次获得荷赛大奖的拍摄地点,但摄影师都来自国外——1993年德国摄影师DominkObertreis完成的图片故事 《北京体育学校》;2000年,美联社GregBaker拍摄的北京什刹海体育学校 (体育类组照三等奖);2007年,意大利孔特拉斯托通讯社摄影师洛伦佐·奇科尼拍摄的图片 《北京什刹海体校》(获体育特写类单幅三等奖)。

  不单单是西方摄影师对这里表现出浓郁的兴趣,新加坡一位文化和体育官员也曾表示,希望在当地建立一所类似的学校,但他到这里看了之后感叹说,只有中国才可以实现这一切。而到这里不过两年的办公人员严小姐对记者说,工作至今,接待媒体超过100多家,很多都是西方媒体,“无形中成了奥组委的‘采访点’”。

  2004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四层综合馆,是这个学校最主要的建筑之一。馆外坐落着一尊酷似奔牛的天然巨石。巨石下面的黑色花岗岩基座上,镌刻着历届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名字。有些名字已经久远,范长茂、马燕红、谢军……当然,还有李连杰,他在8岁那年进入这里学习武术;有些名字依旧活跃在体坛上,张怡宁、滕海滨、冯坤……

  这些名字都是鲜活的校史。对很多孩子来讲,正是怀着这样的 “冠军梦”,踏进了这扇大门。这里,正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记忆中的体校

  “最早的时候我也是体校小孩,那会儿不过十几岁,也就他们现在这么大。”50多岁的柔教练指着乒乓球馆里正在训练的孩子们讲。

  再后来,他进了专业队,又被分配到崇文体校,10多年前调回这里执教。体校最早的训练馆,都是苏联专家援建的。土棚子,土场地,这就是当时什刹海体校的形象定格之一。包括当时的很多运动项目,也都是由苏联专家带队的。

  在柔教练的印象中,当时的乒乓球馆都是用油毡搭起来的棚子,而且高度只有3米,而国际上的标准训练馆都是8米。乒乓球案子由水泥砌成,拿几块砖头堆在中间当网,打的时候球裂了口就用胶布粘一粘。

  “真的是挺苦的。训练也没有现在正规,完全是凭着兴趣在打。”不过柔教练也提到,当时整个国家的体育条件都很差,建设不过刚刚起步。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走出了什刹海体校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范长茂。1983年,日本大阪举行的第37届世乒赛上,他作为男团冠军成员,捧回了一枚可贵的金牌。

  如果追溯起更早的历史,什刹海体校的前身是北京市人民游泳场,那是在50年代初,由园林部门在后海边的一片沼泽地上挖建而成。后来又将其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归体委管辖,在这个基础上,1958年成立了一个业余体校。到了1986年,什刹海体校又转制为独立办学的中专学校。

  石风华校长说,如今这座集纳了办公室、体操馆、武术馆等在内的办公楼,是体校第一座像样一点的建筑。

  如今,什刹海体校的三期已经完成,明亮的跆拳道馆、拳击馆、散打训练馆等已经投入使用;奥运冠军——滕海滨曾经受训的体操馆,所有设备是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结束之后直接挪运过来的,基本和世界一线场馆的训练条件相当;留学生公寓的大厅,设计为园林式的布局,到处摆放着热带植物,装点成一个清新的玻璃花房。

  作为学校传统优势项目的乒乓球的两间训练馆内,则分别摆放着二十多张红双喜和双鱼的球台。每年暑假,都会有大量来自法国、挪威、英国、日本等国的青少年到这里训练。

  “中国的乒乓球训练有它的特点,从小技术动作规范,青少年水平很高,开展也很普及,这是我们的优势,所以他们愿意来这里跟我们交流。”柔教练说。

  梦开始的地方

  体操馆内,一个小女孩在高低杠上不断的翻转,“肩膀放松,沉下来”,旁边的女教练一面指导,一面伸手顺势托了一下她的身体。另几名女孩则绷紧脚掌,在林立的平衡木上小心翼翼地上下跳动。

  “他们年龄这么小,适合接受这么艰苦的训练吗?”同来的一位波兰记者询问。在这里训练的孩子们,大都集中在7岁到10岁之间。

  “体操运动员年龄趋向年轻,这是整个世界的趋势。我们也必须相应提前。现在训练越来越科学规范,对孩子们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体操教练赵庚波回答。他已经在这里执教了17年,曾经培养出体操世锦赛亚军孟飞。

  当然,波兰记者所询问的“适合”,不单单指身体状况,还包括心理上是否愿意。“年龄这么小,很多都是家长帮忙拿主意。”体校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但是也会尊重他们的兴趣。毕竟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孩子主动说要离开的。”

  体操馆正面的墙上,赫然悬挂着一面五星红旗,这里也曾被许多摄影师选为拍摄的背景。“爱国主义教育嘛。向国旗敬礼,也是我们这里的程序之一。”赵教练说。

  2004年雅典奥运会,当罗微站在跆拳道女子72公斤级冠军领奖台上时,什刹海体校的校长、罗微的教练还有学校的教工,围坐在后海樱苑酒吧的二楼上,打开香槟,尽情地喷洒,高声地呼喊……校长李贵成当时特别激动地说,“罗微的这枚金牌是中国代表团的第29枚金牌,超过了上届奥运会的28块金牌。”

  不单单是为国争光,成为奥运冠军也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梦想。“来这里的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愿。”赵教练说。

  一些馆内悬挂的标语,也折射出这个学校的训练哲学。拳击馆内,写着“磨砺意志、敢打敢拼”;另一侧的散打训练馆,则挂着“习武做人、超越自我、反骄破满、勇攀高峰”。

  然而,毕竟能够登上金字塔顶尖的还是少数人。如果不能成为下一个张怡宁、滕海滨,这些孩子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到后来,这些孩子们成绩好的,有的进了市队、国家队,有的进了体大的提前招生,或者去普通大学读书,有的则直接就业,凭着特长,做一些场馆的服务生。”石校长说。

  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这位石校长也曾经提到,“如果我们发现学生潜力有限,就会让他专心学习,放弃成为专业运动员的目标。”

  现在什刹海体校要求学生每天上午上文化课,下午训练。开设的课程是中考必考的六个科目,“时间有限,其他的音乐、艺术等人文方面的内容,只能用讲座来补充。”石校长说。

  文化课教室和体操馆在同一栋建筑中,占据了三层和四层。

  这里看上去和普通中学没什么不同。三层的楼道两侧,挂着瓦特、哥白尼等科学家的画像,四层则悬挂着刘翔等世界冠军的图片,一个大大的宣传板上,印着“什么是绿色奥运”。奥运的相关知识,也适时地加入到课程内容当中。

  “挪威是一个岛还是一个国?”一位老师正在发问。阳光夹杂着粉尘斜射到室内密密麻麻摆放的桌椅上,那些稚嫩的面孔一笔一画做着笔记。

  由于什刹海体校的中专性质,体操等项目中年龄较小的运动员,每天则不得不穿过一条马路,到对面的什刹海小学完成文化课的学习。

  举国体制的微观图景

  和很多事业单位一样,什刹海体校每年依然接受着国家3000万元左右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学校所有场馆都面向公众开放,这样依托场馆经营,又能对事业经费进行部分补贴。

  凡是考入这里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给予的补贴,“每个月有伙食津贴,义务教育又免除学费,加上每年还根据比赛和学习成绩发放奖学金,算下来,通常一个月只需个人负担两三百块钱。”石校长说。

  不久前,张怡宁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自从五岁练乒乓球开始,我就从来没有自己买过球拍或者球鞋”,“一切都由国家负责,我从来不用担心其他问题,只要专心打球就可以了。”

  然而,通过考试进入体校的学生只占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他们被归入“二级班”,另一半被称为“培训生”,因项目不同,各类费用加起来,“培训生”每年要支付2.8万-3.2万元不等。“现在也在建立一种机制,让‘培训生’和‘二级班’流动起来。通过招录‘培训生’,也能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二级班”所享受的这种“补贴”,通常被看作“举国体制”的典型特征。石校长的解释是:“国外和中国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初期,很多运动员都是自费,自己参加俱乐部,自己请教练,完全业余的学习,比如英国,除非到了很高层次,可以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奥组委或者企业俱乐部才会给他资助。我国目前来讲,青少年运动员如果选拔进来,国家都会给他补贴。”

  在现实上,虽然为西方国家所诟病,但是包括石校长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可这种体制的存在。“在我们国家,举国体制对于体育发展,特别是弘扬民族凝聚力、振奋国人精神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一体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当时国家‘集中财力办大事’,确实通过这种途径,使很多项目迅速提升到世界水平。”

  但是石校长也承认,这一体制会有弊端,“对选手综合素质的培养上,相对比较欠缺。这种专业化的方式,让他们过早地脱离了文化的大本营。”尽管如此,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尝试探索中国的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石校长介绍,近几年,每年都有很多国家主管体育的部门的人员陆续来到什刹海体校,考察小运动员们每天的生活、学习和训练状况。

  而很多年来,国内体育人才输送一直遵循的模式,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四级训练网”:底端是传统项目学校招募的特长生,继而是区县体校,随之是类似什刹海体校这种半专业的培训,然后才可以有机会踏得上顶端的专业队——市队、国家队。

  “国家层面也在积极尝试,如何更好地培养运动队。”石校长说。一些表现出色的选手,或许有机会直接 “跳级”。“区县的小选手们,不一定要挑选到我们这里,可以直接到市队。现在很多民营资本建立的学校也在培养选手,渠道多了,也加大了竞争的力度。”

  在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共有2.3万名国家供养的运动员。奥运会上中国获得的每一块金牌都被看作是这一体制的产物。

  抽离开体制的现实,这个很快迎来50周年校庆的体育学校,映射出中国体育发展的微观图景:新中国的第一支男女排球集训队,就在这个体育馆训练。借鉴苏联的经验,后来又组建了体操队,体操队的队员大都是当时练过传统杂技的孩子。这两个传统项目,到现在都是什刹海体校的强项。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有3位冠军从这里毕业:在乒乓球项目中获得两块金牌的张怡宁、体操选手滕海滨和女子跆拳道选手罗微。他们使得从这个学校走出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数量增加为31名。

  在学校宣传册的扉页上,印着两行字——“世界冠军的摇篮,奥运人才的基地。”这些辉煌的过往,成为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