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紧的货币政策核心是稳定物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 05:37 华夏时报

  易宪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在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当做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并计划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

   怎么来稳定物价?如何来实现政府报告中CPI控制在4.8的水平上?我想要实现这个任务并非易事。尽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多个方面稳定物价的办法,但是,本文看来,从紧的货币政策是稳定物价最为有效的工具。因为,通货膨胀不仅本质上是一种税收,而且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发行过多、货币泛滥时,过多的货币购买过少的物品,价格自然会上涨。2007年下半年CPI持续高速增长,基本是与上半年以来银行信贷快速扩张有关。2007年本币的银行信贷达到36300亿,外币信贷增长500多亿美元,两者信贷增长达到近4万亿,比2006年增加一万多亿。当银行信贷快速扩张时,两大资产价格泡沫也自然会快速上升,国内物价水平随之也快速上涨。而这种价格的快速上涨最后传导到农产品及食品上来,国内通货膨胀也越来越严重。

   现在大家仍然把通货膨胀的重点放在食品的价格上涨,仍然把这次CPI的上涨看做是食品价格导致的结果。因此,按照这样的思路,只要把消费品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遏制住了,那么国内整个价格水平就会回落。物价就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但是,实际上事情并非如此。比如说,食品的价格快速上涨,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农产品生产的方式,来增加农产品的供给,从而引导食品价格回落。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不仅农村劳动力人口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产观念在改变,而且在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暴涨,从而使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根本抵不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速度,从而完全弱化了农民增加生产的积极性。近期媒体报道,据东北农民反映,50公斤的复合肥从92元上涨到了150元,钾肥从150元上涨到180元,磷酸二铵从150元上涨到260元。试想,当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时,农民或是增加生产的积极性减弱,或是不增加生产。因此,如果不能够了解国内价格上涨的根源所在,也就无法找到好的对策。比如说,早些时候,政府采取临时性管制价格上涨的办法,不仅不能够管住价格上涨,反而会成为价格上涨推波助澜的工具。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这一轮价格上涨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现行的结售汇体制下外汇流入过多及银行信贷扩张过快。但前者是被动的,而后者是主动的。被动的原因只能采取堵的方式来解决,而主动的原因则在于国内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可以说,银行信贷如此快扩张,市场上货币泛滥,一定会推高股市与楼市两大资产的价格。而两大资产价格过高,也一定会通过市场种种方式传导到各种价格上去。

   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从紧的货币政策就得从信贷规模及信贷价格水平入手。但是银行信贷规模的管制,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作用,但是其所起的作用则十分有限。因为信贷规模的控制,或是退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或是为这种管制提供更多的寻租机会。因为,由于这种管制没有改变借款人的借贷成本,也就不会改变借款人的银行信贷需求,反而会强化借款人的银行信贷的需求,打乱资金市场化的配置。比如,2008年1月份银行信贷本外币增加9000多亿就是这种管制的必然结果。

   从紧的货币政策更多应该是从调整金融市场价格机制入手。金融上的价格问题没有解决,市场上的问题解决就无从谈起。目前CPI为7.1%了,货币政策部门对此仍然闻风不动。这样做,不仅不能够稳定物价,只能让整个物价水平越来越高。现在已经不是说说中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或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问题了,因为如果真的是国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那么中国的经济一定会走入穷途歧路了。

   因此,就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来看,要稳定物价,就得真正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从紧货币政策就得以价格机制来收紧银行信贷。CPI已经上涨到7%以上,银行信贷增长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了,还讨论要不要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已是书生之见。因此,在目前严重负利率的情况下,只有频繁地调高银行信贷利率,才能阻碍银行信贷快速扩张,才是稳定国内物价的根本所在。对此央行不可再犹豫不决了。否则,要达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稳定物价的目标根本不可能。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