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目标是:住有所居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0: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一戈 我读书的时候,有一个经典表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套用这句话到住房问题上,或可表述为:我国住房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需要与不能满足的住房供应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但政府部门正在下大力气解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首次提及住房保障制度。 如果把"住有所居"视为一种阶段性目标,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则是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总的指导原则,并提出了今年将采取的四项措施,这也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对住房政策尤其是住房保障表述最细致的一次。温总理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新年伊始,各地陆续公布了2008年的住房建设计划,并普遍强化了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规模。今年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并首次明确年内将建设政策性租赁房,以解决"夹心层"的居住问题(这也揭示了"住有所居"的另一个含义:并非必须购买住房才能称为"居",租房住也是"居"之一种)。连多年未建经济适用住房的上海,也提出在2008年800-1000公顷的住宅用地供应中,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用地不低于20%。而广州的限价房则已经开始公开销售。 住房和教育、医疗、养老等一起,是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房价飞速上涨后的今天,住房保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同时也更为艰巨。过去5年,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居民收入、住房需求与供应的巨大落差,住房保障也提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以改善民生为己任的思想在即将成立的新一届政府会得到沿袭,住房保障体系也有可能在未来5年内逐步建立和完善。 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市正在建立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为主的三种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其中,低收入家庭租住廉租房,有一定负担能力的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中等收入以下的家庭购买限价房。加上一句"中等收入以上家庭购买商品房",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住房供应体系。相信这也是许多地方正在探讨建立的住房供应体系。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和财政收入已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但住房保障不可能涵盖所有人群,即使是理应保障的人群,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何况还有一批暂时保障不到的"夹心层"。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是,由于绝大多数城市对住房保障是以常住人口为依据,而各大城市均存在大量流动人口、外埠人群(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工作),这部分人群很难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范围,包括北京、上海等财力相对雄厚的城市。这就是为什么在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之际,有些地产商仍然坚称北京房价还会上涨,因为在他们看来,庞大的外埠人群在支撑并拉动北京房价上涨。出来"混"是不容易的,在这个呼吸清新空气的成本都那么高的时代,我们也被迫要为居住付出更多的代价。 乐观的是,住房保障体系正在加紧建立。不那么乐观的是,历时性的过程总是痛苦的。好在我们还是有一个目标:住有所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