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半截子”渴望驶上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07: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来,关于应解除对皮卡汽车行驶限制的话题再次在汽车行业引起广泛热议。有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皮卡车的属性定位,解除对皮卡车的城市行车限制,以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和居民生活需要。

  市场需求不断壮大

  皮卡,俗称“半截子”,是一种结合了轿车和货车特点的小型客货两用汽车,因其既能载人,又可载货,结实耐用,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外汽车市场最为畅销的车型之一。然而,皮卡车自上世纪80年代末进入我国市场以来,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据悉,在过去的3年中,国内皮卡车的销售量分别为11.5万辆、14.6万辆和18.6万辆,仅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的1.99%、2.02%和2.12%。经过20多年发展的皮卡在我国汽车行业仍然处于边缘化车型的境地。不过,与国内其他难以走出去的车型不同,国产皮卡车颇有“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味道。由于物美价廉耐用,国产皮卡车在中东、非洲等地很有市场。

  分析原因,除了顾客消费习惯、价格、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外,城市限行是皮卡车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从黄海汽车、郑州日产等国内主流皮卡制造商那里了解到,国家现行标准将皮卡车列入了货车的大类,生产管理和交通管理完全按照货车的标准进行,国内城市对于大型载重货车的交通行驶限制在运载量仅为0.5吨的皮卡车上同样适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居民对于客货两用汽车的消费需求。

  专家指出,皮卡车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壮大。从国内市场看,广大的农村市场、内陆中小城镇及三大经济圈的周边辐射带等二、三级市场正在启动,消费潜力不可估量;从海外市场看,中东、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地的皮卡车市场正不断升温,欧美市场更有待大规模切入。目前,国际市场上,通用、福特、丰田和日产等公司主要把控着高端皮卡车市场,而中、低端市场则相对空缺。随着国内皮卡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品牌的成长,在成本优势及价格优势下,这一市场大有可为。

  从消费观念看,皮卡车宽敞舒适及轿车化趋势正在改变一些人原有的看法。随着换代消费及部分家庭第二、三辆车消费潮的到来,皮卡将成为轿车与SUV之间最有益的补充。

  从技术进步看,皮卡车的技术升级步伐正逐步加快,欧Ⅲ发动机、电喷系统、环保空调、电子技术、先进的安全控制系统等均已在其产品上广泛运用,早已改变了其噪音大、油耗高的形象,限行本身就是对皮卡车形象的伤害。

  自主品牌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皮卡车生产企业已从最初的不到10家,发展到如今的30多家,产量从不足万台到现在的近20万台,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十一五”发展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并提出到2010年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60%以上。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解禁”皮卡车的建议已经提了很多年,均因政府处于汽车产业格局、城市交通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考虑而一直未能落实。但此次“解禁”呼声是在国产皮卡车自主品牌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相比往年更具深意。

  据介绍,2007年,一大批国内皮卡车生产企业以自主创新为依托迅速成长壮大,在研发能力、制造水平、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皮卡车不仅在整体上呈现出多元性、层次化的发展趋势,汽油、柴油,单排、双排,高、中、低档产品种类齐全,而且车辆的整体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黄海大柴神、小柴神、福田奥铃为代表的一批新型柴油动力皮卡车在动力性能、节油降噪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以黄海小柴神为例,它源自德国技术的490QZL增压发动机、全新的SABS安全系统以及不足6升的百公里综合路况油耗,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皮卡车的不良印象。

  无论是自主品牌迅猛发展催生的市场需求和可能带来的国内皮卡车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国产皮卡车出口所面临紧迫的国际市场竞争态势,都将皮卡车“禁行”推上了紧急议题的位置。而无论政府采取怎样的态度,“禁行”与否都将深刻影响中国皮卡车行业在未来几年的走向。

  对于皮卡车“解禁”,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现出迫切的期望。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内皮卡汽车生产龙头企业之一的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递交一份题为《关于解除皮卡城市限行的建议》的议案。他建议:“第一,将皮卡从货车目录剥离,划入乘用车目录,享受与乘用车同样的道路使用权,采用同样的环保和安全标准;第二,交管部门不要对皮卡制定专门的限制性政策,给皮卡企业公平的市场竞争机会。”《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王娅莉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