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信元模式遭遇“水土不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06:0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天,本报关于成都信元汽车生活广场停业的报道,在业内引起强烈震动。在全球屡试不爽的“汽车分期付款大卖场”模式,为何到了成都就水土不服?信元汽车生活广场将何去何从?

   公司坚称信元不会撤离成都

  昨天下午,位于武侯大道武兴二路的成都信元汽车生活广场已经人去楼空。但展厅内的几十辆崭新的汽车仍然停放在里面,并由置信物业方暂时看管。

  “我们只是暂停对外销售业务,公司依然存在,而且也不会撤离成都。”信元汽车生活广场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坚称。该人士表示,虽然信元汽车生活广场经营一直不太理想,并且长期处于亏损中,但信元在北京的汽车生活广场经营不错。

   海外模式遭遇“水土不服”

  据了解,像信元汽车生活广场这样的“汽车分期付款大卖场”模式,在海外发达国家十分多见,且已经超过4S专卖店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主要渠道,但为何这种模式到了成都就行不通呢?

  “梁(伯韬)先生长期在国外,他对汽车分期付款大卖场这种模式非常看好,并判断随着汽车大量进入中国家庭,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而成都是私家车第四城,信元没有理由不重视。”一位去年离开成都信元的人士向记者说,信元的模式也是从美国直接移植过来的模式,不可谓不先进。“但是梁先生没有料到我们的国情,那就是汽车信贷业务长期低迷,而且短时期内也不容乐观。”

  虽然信元担保公司率先开展了二手车贷款业务,但业务一直少得可怜。成都一家4S店的负责人刘先生则告诉记者,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认为4S店更值得信赖,在汽车价格完全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更看重4S店的售后服务。而汽车大卖场这种模式,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习惯。此外,一些4S店也在联手金融公司开展了信贷和二手车置换业务,“信元并没有明显优势。”

   贷款买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少

  在国内绝大多数购车者眼中,贷款买车并非一件划算的事情。新华信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购车者中选择贷款购车的比例仅6.6%~7%,但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认为这一比例应该更低。另一方面,国内前7家开展业务的汽车金融公司,尽管2007年业务量增幅超过50%,不良贷款率仅为0.26%,但市场形势却不容乐观,7家汽车金融公司几乎都处于亏损或者微利运营的状态。

  “车价下降太快,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递减,如果贷款7成买一辆车,也许两年过去,贷款还没有还清,车价就跌了3成。”4S店的负责人刘先生说,当车价降幅太大的时候,一些贷款者觉得“不爽”,就可能把车还给银行而不愿继续还款,这导致银行坏账过高。

  此外,银行利率也在不断上调,在去年不到3个季度的时间内,汽车金融贷款的利率就提升了3次,这也使得愿意选择贷款买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少。本报记者 李伟铭 实习记者 巴哈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