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们能做的不应止于辟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0:42 北京商报

  油价要涨,那是谣传。

  2月29日下午,一条“油价要涨”的谣言漫天飞舞,惹出了不少是非。但是这条闯祸的涨价短信还真不是无中生有那么简单。据当晚交通广播通知说明,3月1日起,北京开始实施国Ⅳ机动车排放标准,新标准燃油将在所有加油站全面供应,但价格仍按现行水平执行。

  将燃油换代忽悠成油价上涨还引发了不小的连锁反应,公众对油价太敏感是风声鹤唳的根本原因,但谣言能够一呼百应,还基于其符合社会对油价会涨的预期。国际油价高企、新国标执行、此前燃油换代时出现过涨价情形,这些都是谣言的社会心理根基。再加上只听说新国标落地,却没有来自官方的不涨价消息,一来二去,这涨价就从部分人的判断发展成了有鼻子有眼的消息。

  说起来也让人大跌眼镜,就这个周末,关于谣言、辟谣的热点新闻还真不是油价风波这么一起。2月29日,有媒体刊出《重庆大学校长建议解散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次日即致歉称该报道不实(遗憾的是致歉信息完全没有得到前日谣言那样的转载率);3月1日,国家计生委声明,近日外媒有关“中国准备废除独生子女政策”的说法毫无根据;昨日,北京警方又澄清“3月1日后不再办理暂住证”的说法纯属无稽。

  关于谣言的传播力,曾有学者定义为“重要性×模糊性”,一件跟公众八竿子打不着(重要性趋零),或是官方信息、权威信息充分(模糊性趋零)的事情都很难成为谣言的话柄。但凡举足轻重的事,一旦有关信息模糊不清,该想的没想到、该说的没说明,谣言就会伺机而起。

  比如,如果知道油价起伏牵动公众神经,此前发布“新标准燃油上市”信息时是不是最好补上“价格没变”的说明?或是已经有不涨价的说明,但应注意如何让这条消息广泛传播。既然年年节后都是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的高峰期,在频频通告“开查暂住证”时,是否应更大力度地宣传暂住证如何方便办理,告知截止日期?

  很多时候,突发性谣言有“必然”的背景。比如去年起至今,关于明星超生、赴港生子、天价超生罚款的报道是一拨未平、一拨又起,独生子女政策严肃性问题本已相当严峻。而对权威科研机构的质疑,也随着院士抄袭门、核心期刊版面费等事件逐渐升级。这些是否都应引起有关部门提前警惕?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对谣言的预计与监测,胜于事后的辟谣与澄清。在某种意义上,谣言是社会在以扭曲的方式提问题,如果权威信息及时、畅通,自问自答、瞎答、乱答就没有生命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