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700亿鲁能”重归国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5:2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2月的济南,从街头的广告牌到出租车的车身,从市中心的大厦到郊区的新开楼盘,从巨大的体育场到孩子身上的球衣……视线所及,都可以见到同一个标志———“鲁能”。

  这个近年来奇迹般崛起的巨人,横跨多项产业,控股鲁能泰山金马集团广宇发展3家上市公司,以高达700多亿元的总资产规模雄踞山东第一。

  就是这样一家焦点企业,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国企到民企,最后重归国企,其背后诡异的收购故事耐人寻味。

  本报记者 李伟铭 济南摄影报道

  谁曾鲸吞鲁能?

  在鲁能集团回归国有之前,其背后诡异的收购事件,一度成为国内最为扑朔迷离的国资私有化故事之一。鲁能集团控制下的700多亿巨额国资何去何从,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而如此大手笔收购的主导者究竟是谁,也颇费思量。

  1988~2002 国家的鲁能

  “鲁能最早只是省电力工业局(即后来的山东电力集团)下面的‘三产多经’公司,成立于1988年前后,当时只有四五个人。”2月20日,记者在济南采访时,山东电力集团的一位管理层人士徐健(化名)向记者透露。

  从一家小小的“三产多经”公司起步,鲁能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总资产达700多亿元的巨无霸企业集团。这个传奇式的发展过程,让记者大感兴趣。徐健认为,在鲁能的发展历史上,占据垄断资源的电网公司起了关键作用。 “如果没有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鲁能。”

  由于脱胎于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背景,鲁能的发电厂一直备受“关照”。据悉,在2005年全国发电机组平均发电小时数下降的情况下,鲁能的发电厂的发电小时数反而上升了6.1%。“鲁能的发电指标甚至超过了国电、华电等大型发电集团。”

  多年的垄断地位成就了鲁能。今天的鲁能集团,已经形成以煤电、矿业、房地产、港运物流四大产业为支柱,总资产高达738多亿元的巨无霸企业。其资产规模不仅超过原母体山东电力集团,而且位居山东第一。

  “说鲁能集团总资产738亿元,那还是2005年的统计数据。今天鲁能集团的总资产,恐怕1000亿元也打不住了。”徐健说。

  2002~2006 职工的鲁能

  2001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开始启动。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多年集发电、配电职能于一身的国家电力公司及下属各省公司的超级垄断地位。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实行“厂网分离”政策。在此期间,原山东电力的资产一分为二,电网资产组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为国家电网所属企业;发电资产则大部分划入五大国有发电集团。

  但是,已在此前划至鲁能的电力资产并不在“分家”之列。

  此后的2002年11月,鲁能集团成立,山东电力工会将持有的鲁能发展、鲁能物资等公司的股权作价8.6亿注入鲁能集团。当年年底开始了职工集资改制,集资由山东电力集团提出。“当时我作为一般干部,和普通员工一样集资3万元,处级干部则是5万元,局级干部8万元。”徐健告诉记者。

  据悉,职工持股始于早期的职工集资办电,最初为电力紧张时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一种过渡措施,2002年前后“厂网分离”方案出台时达到高峰。虽然职工持股对调动生产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国有资产未经评估即出售、电力企业利润向系统职工投资的企业转移等等。

  不过,在鲁能集团在完成了集团战略构建之后,随即开始了清退职工持股的“改制”。“职工持股接近100%,退股从2006年初开始。”徐健介绍说,由于鲁能集团股权由50家代表职工持股的公司和工会持有,因此清退职工持股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

  同时,另一位山东电力系统的退休职工告诉记者,他也参与了集资3万元,但集资入股的收益并不高,每年也就1000多元的股利。所以说退股时,多数职工并没有太大意见。

  到新的主人浮出水面前,已有45家代表职工持股鲁能集团的公司顺利清退职工股,仅剩少数几家企业尚未退股。清退职工股,显然是为“引入战略投资者”扫清障碍。不过,除了高层核心人物,普通的干部和职工谁也不知道,鲁能集团的股权将会卖给谁。

  2006~2007 私有的鲁能

  2007年1月,随着“鲁能系”三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关于鲁能集团新的控制人北京财富联合集团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彼时,该公司通过国源联合与首大能源这两家神秘的私人企业,已经实际控制了规模庞大的鲁能集团。

  资料显示,2006年5月27日,中国水电工会山东电力委员会将持有的鲁能集团31.52%股权转让给首大能源,山东鲁能物业公司等其余46家股东合计持有的60.09%股份则转让给了国源联合。2006年6月28日,鲁能集团的注册资本金由357654万元增加至729400万元。其中,国源联合增资占增资后的57.29%,首大能源占增资后的38.59%,原鲁能集团的3家小股东占增资后的4.12%。

  国源联合和首大能源由张诚文、董介荣、赵兴银等自然人通过复杂的股权进行控制。两家神秘的民营企业收购了鲁能集团,导致资产规模逾700亿元的山东省最大企业集团悄然变身私人企业。这一巨变引来多方关注,各方纷纷质疑鲁能的私有化。

  业内普遍认为,从国有资产平台发展起来的鲁能集团,在变成私人企业这一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而且,由于张诚文、董介荣、赵兴银等人此前籍籍无名,此后亦不曾公开露面,故其背后可能还有神秘推手。

  率先对鲁能私有化做出反应的是中国证监会。2007年1月26日,在证监会要求下,鲁能泰山、广宇发展和金马集团三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大股东鲁能集团已经易主,且性质系属私有的事实。

  2007年4月26日,证监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指出持有鲁能集团57.29%股份的国源联合为控股股东,鉴于鲁能集团拥有鲁能泰山、金马集团和广宇发展3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因此国源联合收购鲁能集团的行为,已构成对3家上市公司的间接收购。根据相关法规,国源联合应履行相应义务,但该公司未向证监会提交任何有关收购的申请文件。

  由于此举违反了《证券法》,国源联合被责令整改,并于2007年5月31日之前提出整改方案。在整改完成之前,国源联合不得对上述股份行使表决权。自此,鲁能私有化搁浅。

  如今,山东电力集团重新受让鲁能集团,意味着“鲁能系”资产在几经波折后,又重归国有化。不过,由于鲁能集团旗下持有大量发电资产,按照电力改革“厂网分开”的原则,这部分资产今后将作何处理?同时,随着“鲁能系”资产重归国有,鲁能泰山、金马集团、广宇发展3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又将发生变化?其未来将如何演变?自然成为围绕“鲁能系”的最新悬念。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鲁能集团从国企到民企,最后又重归国企,鲁能集团上演的巨大跨越引发了激烈争论,也因此备受各方关注,但个中缘由却耐人寻味。

  国资多掏9亿

  鲁能归来

  2月22日,“鲁能系”3家上市公司鲁能泰山、金马集团、广宇发展同时发布公告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有关文件精神,收购了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能集团”)77.14%的股权。由于山东电力集团是国家电网的全资子公司,这标志着此前隐秘私有化的鲁能集团重返国资阵营。

  2月25日,A股指数全天大幅下挫,其中上证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挫177.75点。但“鲁能系”三驾马车受“回归”消息刺激逆势大涨:鲁能泰山全天被巨大买盘封死涨停;广宇发展也在收市前才打开涨停,终以大涨9.78%报收;金马集团也上涨8.07%。在接下来的交易日,鲁能泰山继续涨停。

  相关公告披露,依据国资委批复,2月4日,山东电力集团及旗下公司分别受让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国源联合”)、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大能源”)持有的鲁能集团95.47%的股权。

  上述股权转让价款合计为83.25亿元。据悉,国源联合、首大能源两家民营企业当初为得到鲁能集团控制权,共计投入74.08亿元。山东电力集团为此多掏出9.17亿元买单。

  “石油、电力这些能源领域事关国计民生,只应该是国资的天下!”山东电力系统的一位老领导面对记者时语气坚决,他说,山东电力集团之所以要不惜代价将鲁能收归国有,除了鲁能资产规模庞大之外,还在于它属于电力行业这一特殊领域。

  资料显示,国家电网旗下的山东电力集团实力不凡。截至2007年底,山东电力集团注册资本98.6亿元,总资产686.71亿元,净资产270.53亿元。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4.22亿元,利润总额28.99亿元,净利润17.38亿元。

  相关链接

  “鲁能系”触角早已伸入四川

  鲁能泰山、广宇发展、金马集团,一向被称作“鲁能系”的三驾马车。鲁能泰山集中在电力器材生产领域,广宇发展主业在房地产开发领域,金马集团则集中在电解铝领域。

  “鲁能系”的触角早已伸入四川。以房地产为例,鲁能置业分别在四川德阳、宜宾两个城市大规模开发了房地产项目。位于德阳市旌南片区的鲁能·南域中央项目,曾经创下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奇迹,在比市场均价高出30%的情况下,仍然在3个月内销售一空,目前该楼盘已经完成开发。而在宜宾,鲁能置业正在投资开发当地超级大盘———鲁能·山水绿城。该项目总占地9100亩,首期规划面积5300亩,投资约60亿元。目前项目已经完成部分开发,正在实施滚动开发。

  在矿产业方面,“鲁能系”旗下上市公司金马集团,持有四川眉山当地最大企业———眉山启明星铝业40%股权,为眉山启明星第一大股东。“鲁能系”的另一家公司鲁能晋北铝业公司持有其25%的股权。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