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超赶考全球化 模仿NBA形似神不似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4:50 第一财经日报
几乎所有人都从“英超海外赛”计划中看见了NBA曾经的影子,然而迥然不同的境遇,也不禁引发许多人再次思考商业社会背景下体育职业赛事全球化进程中的微妙关系 不久前,英超20家俱乐部全体通过了英超联赛委员会提出的“英超海外赛”计划。据此,从2010~2011赛季开始,目前38轮次的英超联赛将扩充到39轮次,多出来的“国际轮次”的10场比赛于1月在包括中国境内城市的5个国外城市进行,计入联赛积分。 此计划刚一公布即遭到了英国本土球迷的抵制,同时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曼联主帅弗格森等足坛名宿也严厉地提出了指责,亚足联主席哈曼更是坚决地说“NO”。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NBA宣布资产约23亿美元的“NBA中国”成立,这不仅是NBA第一次在海外成立实体,也是首次引入5位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4家中国企业。 几乎所有人都从“英超海外赛”计划中看见了NBA曾经的影子,然而迥然不同的境遇,也不禁引发许多人再次思考商业社会背景下体育职业赛事全球化进程中的微妙关系。 英超的市场基础 众所周知,球员是NBA全球化的基础。早在1998年,NBA官方就开始筹备在中国举办季前赛,不过当时的游说并没有成功,到 2002年,当姚明以状元之姿入选NBA时,NBA官方再次找到国家体育总局。NBA深知,想让中国球迷拥有真正的归属感,就必须有中国的球星在NBA打球。 “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球员开始的,其中包括87位美国以外的国际球员,像姚明、诺维斯基,他们的出现让全球越来越多的人都想看这个运动。” NBA全球市场合作伙伴及国际业务营运总裁海蒂·尤伯罗斯特别强调了外籍球员所发挥的作用,而这样的基础使得NBA有了与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还有宽频网络合作的基础。 相比之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英超也早已经不是那个只能吸引原英联邦成员关注的区域性联赛了。仅以国际影响力、商业收入以及上座率等指标来衡量,英超早已超越了西甲、意甲等竞争对手,成为最受国际资本、外籍主教练和优秀球员青睐的一项联赛,而且这种吸引力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截至2007~2008赛季,英超的外籍球员已超过了60%。曼联、利物浦和切尔西这三支在欧冠联赛上高奏凯歌的俱乐部,不仅分属于“美资企业”和“俄资企业”,而且为利物浦和切尔西运筹帷幄的也是两位外籍名帅。 2007年7月,香港富商杨家诚通过将1500万英镑汇入英超伯明翰账户,而掌握了该俱乐部29.9%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伯明翰也成了“港资企业”。 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应权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从品牌影响力和人员结构方面,英超的全球化程度不会比NBA差,而单从观众角度看,英超在中国的市场基础甚至比NBA还要好。 NBA舍小利的启示 然而,正如一句管理名言所说,细节决定成败。尽管英超先天基础不错,其海外赛之所以不被接受,因小失大是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 进入中国之初,NBA赔本赚吆喝的故事可谓经典之至:20年前一个美国人在中央电视台的传达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只为赠送NBA节目的转播权。直至1998年以前,所有NBA节目基本上都是免费赠送信号和内容,而NBA仅要求在节目中插播几条广告;举办全明星赛时NBA甚至还自己出钱邀请中央电视台的转播组去美国转播。这个人就是如今的NBA第四任主席斯特恩。 “目前,我们有51个电视网络机构,转播1200场常规赛……我们还会广泛采纳中国球迷的意见。”海蒂·尤伯罗斯曾如是描述NBA与中国媒体的合作。 然而,与NBA的“亲民”路线不同的是,自2007年8月开始,中国球迷想看英超转播便不得不自掏腰包。业内人士指出,面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英超在此阶段过分注重利润是否因小失大值得商榷。 资深体育营销专家肖景匀提出,虽然赛事全球化的本质即在于追求资本全球化,然而进入海外市场时还是应该考虑如何包装一下“动机”,不要让相关机构和利害关系人从一开始就感觉“狼来了”。 陈永正加盟NBA时曾表示,自己首先要做四件事:寻找投资合作伙伴;帮助中国国家队进行集训、备战2008年奥运会;帮助中国政府建设北京五棵松附近的国家奥运篮球馆;近期有两支NBA球队在中国举行球赛。四件事,件件与中国相关,且件件于中国有利。 对比之下,英超单方面宣布其海外计划的确显得有些姿态过高,扩张野心明显,对于共赢互利没有清晰的目标,其海外扩张之举难免招致反对之声。 文莉莎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