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英孚教育:借奥运试金产品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3日 0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李关云

  "英孚赞助北京奥运会,并没有想要立刻获得财务上的回报,我的老板也从没给我定下什么财务目标。"作为英孚教育中国区CEO,Bill Fisher强调,英孚之所以赞助北京奥运会,纯粹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瞄准的是中国巨大的语言培训市场。

  实际上,无论是英孚公司还是Bill Fisher个人,都不是第一次与奥运会打交道。

  英孚公司早在1988年就为汉城奥运会提供语言培训业务,这也为英孚此次成功竞标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语言服务供应商提供了帮助。"我们知道奥运会的语言培训具体有哪些需求,我们也了解培训工作最大的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培训。"Bill Fisher得意地指出。

  而Bill Fisher也同奥运会颇有渊源,其父在出任柯达公司CEO期间就做过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火炬接力手,而他自己也曾参加公司与亚特兰大奥组委的语言培训谈判。"可惜的是,在美国办奥运似乎对英语培训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所以最后合同并没有谈成。"

  作为一家语言培训机构,英孚并没有像其他赞助商那样,利用赞助商的身份在媒体上进行广告轰炸。而是根据行业的特点,把精力集中在为北京奥组委提供服务上面。

  在三家语言服务供应商之中,英孚负责的培训对象级别最高。英孚负责帮助北京奥组委对约4000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口译和笔译人员 250人、裁判 120人、体育竞赛精英小组成员100人,以及北京奥组委的3000多名工作人员。

  Bill Fisher指出,英孚从2007年4月份开始向北京奥组委提供语言培训服务,到现在培训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英孚也采取了多种培训方式。对于事务繁忙的奥组委官员们,英孚采取了网络课程与教师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并直接让教师到奥组委"上门服务"。对于时间相对充裕的裁判,英孚则采取了全日制英语强化训练。

  到目前为止,英孚所采取的奥运营销活动,主要还是充分利用奥运的五环logo来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因为Bill Fisher认为,在市场上能否获胜,最终还是取决于你所提供的产品质量。很显然,他是想把奥运服务当作一块试金石,用对奥组委官员的培训结果,来证明英孚的产品质量。

  近几年来,多家国内语言培训机构已经赴海外上市,而VC们对中国语言培训市场更是无限看好。有了国际资本的支持,国内的语言培训机构也开始加快扩张。但Bill Fisher对此并不担心:"我从未感到过什么威胁,尽管市场的参与者在不断增加,但市场的高速增长给大家都留下了生存的空间。"

  他指出,日本的英语培训市场每年有10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的市场离此还很远。"光是东京就有3000多家英语培训机构,估计比肯德基的数量还多。"

  以此为出发点,英孚也在不断开设新的培训学校。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被称为目前工作最为繁忙的人。"我们的招聘一直就没停下来过,公司前台那里来面试的人从来就没断过。"

  全国学校数量超过200家,这是Bill Fisher给自己定下的2008目标之一。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