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公务员充电待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0:2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肖明

  再过1天,也就是2月23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门前将再次车流如鲫。

  这一天,各路人马聚集的各EMBA班、研究生课程班级迎来2008年春节后的第一课。

  这样的课程班级中,有一个有点特殊的人员群体,这就是来自国家各个部委、党政部门的在职员工参与的课程学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样的现象以前也出现过。整整10年前,1998年初春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后,随着一些部委机构被撤并,上万名被分流的编制外公务员,以国家买单的形式被送进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参加与EMBA相关的研究生、本科课程班级的学习。

  10年后的今天,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箭在弦上,又有一些部委局机构将面临合并,又有越来越多的部委职员参与高级课程学习。

  不同的是,这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费用,相当多的已经不是国家买单,而是自掏腰包的主动行为。

  根据相关消息,今年在两会上,有关建立大部委的改革方案将公布,届时各个部委合并,或者新建新部委的步伐将加快。按照中国政法大学行政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石亚军的建议,现有的国务院28个部委宜合并成18-20个。如果这些建言被采纳,则意味着又会有一批部委职员面临分流。

  但眼下看来,山雨欲来的这次大部制改革,似乎震荡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和烈。各部委职员的心态也总体平稳。

  "大部制之后机构怎么改,个人是上是下,是留是走,现在都还不明朗,总之不管怎样,充电学习是必要的,无论结局如何都不会有坏处。"2月21日,一位参加EMBA班级的部委机关学员用平淡的口气对记者说。

  平静与敏感

  按照1998年、2003年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时的惯例,近期有关大部制改革的方案会在下月经全国人大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后逐步执行。

  目前京城内流传的大部制改革方案有"两个版本"之说,一种是通过部委之间的分设,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约的新机制关系,另一种是在部委内部建立这一机制。但无论是哪种版本,都是传闻要将整体部委数量削减10个左右。

  传言版本满天飞之际,那些传闻中将发生较大合并或分拆的部委,司长以下的官员们如今都变得分外敏感,一举一动都格外小心谨慎。

  "我们目前都是少说话,多办事,办好事,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发表带刺激性的言论,以免传出去产生不良影响。"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的一位人士说。

  由于在新一轮改革中成立能源部的呼声很高,国家发改委下属的能源办因此而备受瞩目。该部门是由以前的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升格而成,能源办主任目前由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兼任,下设有综合组、战略规划组、政策组等部门,组领导对外称司长。

  根据业界人士的分析,能源办如果能升为能源部,将变为国务院重要组成部门,能够参与重大能源战略的决策执行。一些司级部门也可以正式挂牌,原来各组领导的司长身份也可以更加名正言顺了。

  而能源部如果成立的话,一些重要的能源部门,比如电监会等是否会纳入其中目前还是悬念。

  "未来到底合不合并,谁合并谁,版本很多,无论怎么改革,我估计自己的业务都不会有什么改变的,只不过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而已,照样干那些工作。"一位电监系统的职员对记者说。

  其它传闻中要发生较大变动的部门的职员的心态也类似,"积极工作,静等消息"是他们面对媒体时近乎一致的表态。"如果是部委合并,那减少的主要是部长职位,司级有些影响,处科以下影响不会太大,比如如果真的在上边建立一个大的部门,下边设立执行局,执行局人员工作无论是具体内容还是什么,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相反还是好事,因为政策执行更顺畅,免得像目前扯皮。"

  即便那些拆并呼声不那么高的"冷门"部委,如商务部、人口计生委、国家民委等,那里的工作人员同样也很低调。"我估计着我们这里的机构改革可能要晚几年,不会这么快,所以现在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是正经。"

  "需要有人作出牺牲"

  当然,外表的平静,并不意味着较大的拆并和人员分流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毕竟,1998年、2003年的机构改革的大力度让国务院机关的一些资深职员至今记忆犹新。

  "2003年那次机构改革力度很大,原国家计委、体改委、经贸委、物价局,原国务院特区办合并成发改委,国家体改委开始是12个正司长,加上国务院特区办6个司长,加起来就有20个司长,变成体改办后只有6个司局,国家体改委原来的6个司长,后来并入发改委时留任的只有2个,我自己有幸是其中的一个",发改委的一位中层官员2007年11月20日在谈及大部委制改革时曾经感叹说,"可见部门拆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改革相当不容易,需要人做出贡献,作出牺牲。"

  记者了解到,2003年的那一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导致原体改委撤消,进入发改委仍为司长的是范恒山和孔泾源,目前分别任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和改革司司长。

  而原经贸委并入发改委的部门中,2人迄今任要职,分别是原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狄娜,2003年任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现任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

  原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司长赵家荣,2003年任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

  "进可攻退可守"

  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流出去的人员境遇就不好。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家杨启先介绍说,一般那时工作达到30年的官员可以提前退休,其他的编制之外分流的可以到名牌高校进修,学费由国家买单,这部分人几年后从高校进修毕业后,正好赶上有一些编制内到了年龄的人退下来,空出一些岗位,因此一些原来分流的人重新进入编制内得到任用。当然也有不少人进修后有了新的去处,有的去了行业协会,有的下到企业,有的到了事业单位。

  1998年机构改革时,国务院机关分流人员在1万人以上,几乎裁员一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国务院各部门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具有高中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分流人员均可报名,免试入学,参加人事部、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定向专业培训,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研究生学历教育。培训时间为2至2年半。培训容量13000人左右。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分别组织定向专业培训、攻读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在1999年全国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总计划中,国家为分流人员单列计划,约2000人左右落实了学校和专业。

  此外,各部委也根据今后2-3年内本部门、本系统行业管理及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分流人员进行本科学历教育、附件所列之外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岗位和职业技能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记者获悉,这次培训不仅仅是已经分拆部委的人员得到大规模的培训,一些尚未进行分拆的部委,也采取了类似的培训办法,一些公务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而今天,再由国家出钱买单的分流学习可能性很小了,但到高校进修学习仍然是目前各部委一些公务员应对未来可能的变动的首选方案。

  "目前在我们这里的EMBA班级中部委人员一般占到5-10%左右,经费以自筹为主。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办的EPA班级,部委学员也比较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办公室招生负责人满荣洁2月21日告诉记者。

  这种公务员学员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在清华大学的高级管理培训课程,以及北京大学一些EMBA课程班上也较为常见。国资委等部门与清华大学合作办的高层人员培训的班级,也是人员爆满,学员大多是来自中央和地方国资系统的官员和企业领导。 "推荐的学员学习干劲很大,级别高,很少有科级官员,处级以上居多。"清华一位EMBA班级老师介绍说。

  这些学员并不担心未来出路问题,原因是学习后"进可攻退可守"——如果部门拆并后能留下来,高学历有利于个人在变动中的提拔和晋升,如果被分流,凭EMBA这样的学历资质也可以去企业,到市场上去大展宏图。

  1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分配局局长熊志军在清华大学给EMBA学员做"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革命"报告时,谈到国资委下属的许多国企在招人,他鼓励学员们毕业后到国企工作,"其实国企进去并不像想象的需要关系,起码在我这里就是这样"。他的话让台下许多国资系统的学员感到鼓舞。

  (见习记者王晓明对本文亦有贡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