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生命铸忠诚 冰雪化赞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07:33 中国质量新闻网

  

  生命铸忠诚冰雪化赞歌

  ——追记贵州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先进工作者薛永龙

  1月中旬至2月初,贵州省遭遇了近50年来最为严重的冰雪凝冻灾害。贵州省各条战线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投身于这场全民抗击雪灾的攻坚战中,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薛永龙,这位在贵州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战线默默耕耘了十数载的检验员、工程师,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面前,用生命证明了自己对质监事业的忠诚,以行动谱写了质监卫士的壮歌。

  1月16日,贵州持续冰雪凝冻以来第四天,与往常一样,薛永龙在单位吃过午饭后,将和另外两位同志启程前往贵州省织金县,对当地一家石油液化气库的卧罐实施检验。出差对薛永龙及其同事而言已是家常便饭,只是今天临行前,薛永龙对同在压力容器检验科的同事小陆打趣地说:“瞧,你刚从外面回来,我却要走了。”谁曾想,这句话竟成了薛永龙与同事们的最后诀别。他的这次转身,竟永远离开了自己挚爱一生的检验事业。

  1月18日上午,织金县石油液化气库设备如期检验完毕。当天中午,薛永龙一行3人乘车返回贵阳,下午3时许,当车行经一段凝冻的连续弯坡路面时,车身突然失去控制翻下路坎,薛永龙当场身负重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月20日上午10时辞世,享年56岁。

  当薛永龙因公殉职的噩耗传到贵州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以下简称锅检中心)时,同事们惊愕不已、悲痛欲绝。他们难以相信,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薛大哥就这样永远地走了,他们难以接受,那个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志暖如春风的薛工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离开了锅检中心。

  与薛永龙相识22年、在同一个科室的王大岩悲痛地说:“薛大哥呀,其实你原本可以避开死亡、避开不幸的呀。16日上午,我俩原定去贵阳中铁八局检验设备,并且一早人家单位的车就来接我们了,但领导临时决定派你去织金县检验石油液化气库的卧罐,你二话没说,领命前往。因为你清楚地知道,在如此恶劣的雪凝天气下,如果不对石油液化气库的卧罐及时施以安全检验,就意味着石油液化气库不能投入使用,也意味着织金县数万居民将遭遇断气的可能,老百姓的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于是,你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危险、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责任。”

  薛永龙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老薛呀,你为何一定要出差呀,此前你因身体不适,已在医院连续打了数天的点滴,你可以给领导告假,你可以选择不去。但你却什么都没说,就这样走了,永远地走了。”薛永龙的妹妹也悲痛万分:“哥哥呀,1969年你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到贵州当知青,这一呆39年过去了,眼看着还有4年你就可以退休回上海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了,哪想到,贵州这片热土成了你生命最后的歇息地。”织金县石油液化气库付经理噙着泪说:“薛工呀,18日一早,当您和同事检验完我单位的卧罐后,我们曾一再挽留您歇息一日再走,却被您拒绝了,您说赶回贵阳后还要前往黔西南州的兴义市,为另一家石油液化气库进行设备检验,让市民过一个安全、放心、祥和的春节。是的,薛工,您把安全留给了我们,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其实,无论是在百年未遇的雪灾面前,还是在平常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对待工作,薛永龙始终牢记的是责任、始终坚守的是认真。他常挂在嘴边一句话:“锅检工作无小事,它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贵州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隶属于贵州省质监局,是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技术检验机构。1989年6月至2004年9月,薛永龙先后在贵州省化工设备检验站及贵州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担任检验员、助理工程师。锅检中心成立后,薛永龙在该中心下设的压力容器检验科担任检验员、工程师。该科仅有10名工作人员,却承担着全省大中型企业数以万计的压力容器的检测任务,不仅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及压力也超乎常人想象。但薛永龙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总是将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儿留给自己,同事们称他为压力容器检验科的“老黄牛”。

  去年五一期间,贵州轮胎厂有几十台压力容器设备需要在3天内检验完毕。薛永龙接到任务后,没向组织上提任何条件,一头扎进了检验工作中。这些待检的设备中有许多是安放在10多米高的储氧器内,为此,薛永龙每天都上上下下爬若干个来回,而储氧器内无处不在的炭黑,常常把薛永龙弄成大花脸。当薛永龙按质按量按期地将这批设备检验完毕后,他已累得连腿都抬不起来了。去年年底,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设备大修期间,有60多台压力容器待检,薛永龙又主动请缨前往检测。为了如期完成检验任务,确保该公司生产不受影响,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竟没回过一次家,甚至没能与从上海回贵州探亲的女儿见上一面。

  薛永龙同志长期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发作时,就连爬办公室三楼的楼梯都要两步一歇。但是,面对30多米、甚至60多米高的球罐、尿塔,只要是检测工作需要,薛永龙就会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毫不犹疑地爬上去,优质高效地完成检验工作。有一回,薛永龙与科里同事到一些化工企业开展油水分离器入罐检验工作,由于罐内气体未置换干净,需要检验员配戴防护面罩入罐检验。同去的同事大多都因近视戴着眼镜,再戴防护面罩十分不便,薛永龙二话没说,就主动承担了全部入罐检验工作,压根没考虑到自己是一个身患慢性哮喘的病人。

  压力容器检验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薛永龙平时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他的嗜好就是查阅文献、网上查询与检验工作相关的资料。作为一名工程师,薛永龙知道,目前企业的许多压力容器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果不尽快熟悉、掌握相关知识,就无法保证企业压力容器设备的运行安全,甚至会给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有一次,薛永龙与同事到都匀某厂进行氨卧罐无损检验,由于该厂管理混乱,设备往年的资料都丢失了,薛永龙硬是凭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及专业知识,在罐中发现了裂纹,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薛永龙在工作中的求精、求真精神,让他的同事们由衷地佩服,他们发自内心地赞叹:薛工是优质、高效完成工作的保障。

  对待工作,薛永龙风风火火;对待同志却和煦如春。在锅检领域摸爬滚打近20年,薛永龙与同事们甚至没有红过一回脸。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向他求教,他从不摆老资格,而是耐心给予解答,直到别人弄懂为止。对于刚分到单位的年轻人,薛永龙更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指导。小陆,一个前年从贵州工学院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刚到锅检中心时,可谓两眼一抹黑,但经过薛工一年多的耐心指导和帮带,业务已取得长足进步。小陆深情地说,当初自己到锅检中心时,连磁探机都不会拿,薛工从未因此斥责过他,而是手把手教他其中的要领,并且还告诉他,如果磁探机手握的姿势不对,就会造成漏探,直接影响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据统计,锅检中心成立4年来,薛永龙与他的同事们共检验压力容器2000余台,组织安装修理压力容器300余台,而其中薛永龙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是全科室最多的,出色的工作,也使薛永龙连年被评为锅检中心的先进工作者。可以这样说,因为有了薛永龙和他的同事们的辛勤付出,才使贵州省数以万计的压力容器设备得以安全、正常运行。

  今天,薛永龙同志带着对妻儿的无限眷恋走了,带着对质监事业的无比热爱走了,带着同事们的泪水走了,但他的品格、精神将激励更多的质监人忠诚事业、勇往直前,去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刘 艳 欧阳维民/文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