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防灾后重建资金“串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在仍然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由于国内受灾地区和非受灾地区、受灾企业和非受灾企业的并存,金融主管部门在对灾区信贷投放“网开一面”的同时,应加强对重建资金的监管,防止新增信贷资金“溢出”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避免为过热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使流动性泛滥卷土重来。 银监会曾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金融服务工作,并提出,对信用良好,仅因灾造成偿债能力下降的企业和农户,要予以必要扶持,原则上信用评级不降低,贷款展期、延期不罚息。对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贷款,要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同时实行优惠利率。 银监会对灾区重建所需的信贷投放给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而且明确表示这次的信贷优惠是一次“定向行动”,但是“定向行动”要防止演变为一场全面的流动性扩张。从“灾区”的规模来看,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字,本轮雪灾波及21个省,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大部分被卷入此次雪灾,如果都被纳入“灾区”范畴,21个省扩张信贷规模,控制流动性过剩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尽管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规模甚至罕见地每季度审核一次,但是今年1月新增贷款依然创出历史天量,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呼吁更大强度的从紧货币政策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 但灾区重建需要放松信贷控制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一头严控,一头放松,这为资金的腾挪运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操作空间。资金总是逐利的,虽然银监会要求新增信贷资金只能定向投放于灾区的受灾企业,然而以农业为例,一笔新增的信贷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与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相比,收益率可能存在天壤之别,有理由相信只要交易成本够低,本该用于灾后重建的信贷资金可能会“串货”流入收益率更高的非受灾企业,从灾区流入非灾区,而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由于“溢出”的救灾信贷资金而起死回生。(作者为本报综合新闻中心记者) 胡军华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