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联合国官员称应公平评价中国对世界粮食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08:34 保监会网站

  最近出现的“中国粮食威胁论”,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地区代表何昌垂博士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表示,对于中国的粮食进口问题应该给予更为公平的看待。“国际粮农组织注意到,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解决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如果加大粮食进口自然会引起国际市场的波动,同时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何昌垂表示,“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原因复杂,既有气候灾害带来的局部粮食减产,也有发展生物能源带来的全球粮食需求过旺,还有供给渠道不畅带来的供给缺口等,将这些原因简单归结为中国大量进口粮食造成的,对中国而言并不公平。”何昌垂介绍说,通过进口谷物进行品种调节,这在世界各国和粮食贸易中都是正常的。最近这些年,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做得非常好。不仅强调95%以上的粮食供应必须由国内提供,而且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政策来协调粮食的生产和供给,粮农组织对此也十分赞赏。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的人口处于持续增长,而土地、水和植物营养资源则相对有限,国际上对中国粮食的自给能力一直存在着疑虑。以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为代表的看法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产生更多的粮食进口需求,从而推高世界粮食价格的上升。他认为,到2045年,中国人口的数量就将达到16亿,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人口的增加和人均粮食消耗量的提高将使粮食总消耗量从1990年的3.46亿吨增加到2040年的4.79亿吨。同时,他认为,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将消耗大量耕地和水资源,耕地的减少、灌溉量的减少和化肥用量的限制及效用的下降,将导致中国粮食产量的下降。他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至少减少20%,从1990年的3.4亿吨下跌至2030年的2.72亿吨。这样中国的粮食缺口将产生巨大的进口需求,从而使得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世界和中国的多数人士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和人口预测同莱斯特·布朗基本一致,但他们认为,尽管未来中国的粮食供应形势十分严峻,但仍存在较大的粮食增产能力,基本可以满足16亿人的需求。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上述专家估计,如果上述耕地面积中可实际利用耕地增量同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的消长平衡,按16亿人计算,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仍远多于日本、韩国水平。同时,中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为155%左右,但有潜力增加到160%~170%。复种指数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33.3万公顷的播种面积。中国尽管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但造成紧张局面的一大原因是浪费和有效利用率低。目前,中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只有25%~40%,通过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使水的利用率提高10%~20%是完全可能的。而中国化肥施用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肥偏低,矿质肥料中钾肥施用量太低,通过增加有机肥和平衡科学施肥,可以大大提高化肥施用效果。他们认为,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在较高水平投入或丰产年的情况下,中国能生产粮食6.96亿~7.00亿吨,按人均450公斤计,能养活15.48亿人口;在中等投入或平产年,粮食产量能够达到6.66亿~6.75亿吨,能供养14.8亿人口;在低投入或歉收年,粮食产量在6.39亿~6.48亿吨,只能供养14.2亿人口,粮食缺口可能达到0.5亿吨。所以,上述专家认为,中国未来进口粮食量控制在3000万~5000万吨,即不超过粮食产量的10%,是必要也是可行的。[][41]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