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月CPI增幅创近11年来新高 央行会否加息再引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08:29 东方早报

  1月CPI增幅创近11年来新高 央行会否加息再引争议

  19日刚刚公布的1月份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幅创下近11年来的新高,表明我国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但在央行近期应否加息的问题上,部分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却出现了分歧。

  正方

  交行建议继续升息

  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1月份PPI和CPI数据,交通银行研究部昨日对未来物价上涨趋势及货币政策提出预测与建议称,未来物价上涨有向全面通货膨胀发展的压力,因此“从紧”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要控制物价上涨,央行年内应继续升息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交行称,目前CPI的持续上涨已经通过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开始传导到PPI,反过来PPI的持续上升也会影响CPI。物价上涨由食品向非食品和工业品互相传导,表明未来我国CPI上涨的压力在持续增强,通胀形势仍较严峻。

  由于2007年一季度CPI增幅相对较低,交行预计2008年一季度CPI的同比增幅可能较高,在6%以上。而2008年下半年由于翘尾因素的显著下降,交行认为CPI同比增幅可能逐步放缓,从而全年显现前高后低的状态。交行预计,2008年全年CPI同比上涨将在5%-5.5%左右。

  目前次贷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持续扩大,外部需求的减少给中国偏快的经济增长自然“降温”,因此通货膨胀威胁将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交行认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方向在于防止明显通货膨胀,即控制物价上涨是从紧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虽然次贷危机和雪灾影响使得市场对从紧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的呼声很高,但一月份货币信贷出现猛增,加上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交行认为货币政策应当继续从紧。另外,实际利率为负的现实状况不利于稳定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因此交行建议央行继续升息,并表示基于人民币升值和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无需过于介意中美利差倒挂对中国利率政策的影响。

  反方

  目前加息空间很小

  美国银行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1月份CPI指数上涨还是由于食物价格的增长带动的,而其他物价水平依然很稳定。由于1月份南方雪灾影响了交通,又逢春节到来增加了需求,肉类、食用油,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增长,使得食品价格指数增长很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18.2%。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58.8%。

  报告认为,尽管CPI的增长是由于食品价格增长引起的,但是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随着信贷增长的推动和价格指数依然保持高增长,有关部门无疑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回笼流动资金、减少外汇积累和控制信贷。由于不太可能提高利率,预计未来将寻求力度更大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的增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表示,目前我国加息的空间很小,原因一是美联储的大幅降息进一步降低了中国的升息空间;二是尽管1月份CPI创出新高,但其部分反映了雪灾所造成的供应短缺现象,而使用利率应对这种通胀并不合适。

  哈继铭同时指出,考虑到目前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进一步凸现了人民币升值以抑制通胀的迫切性。预计央行会加大数量工具的使用以及汇率升值以抑制通胀,2008年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达到10%。

  不过,近期也有部分市场人士对人民币加快升值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升值速度过快将加大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此外还可能导致更多套利热钱的加速流入。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分析:

  基金经理们:加息压力加大但已近尾声

  昨天出台的CPI数据显示,今年1月的CPI数据创下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对此,基金经理们认为该项数据偏高并不意外,这是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正在趋大的表现,将导致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加息压力增大,但加息周期已进入尾声。

  高CPI“施压”加息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统计数据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11年的月度新高。从环比看,比2007年12月上涨1.2%。

  泰达荷银首席策略分析师尹哲昨日表示,1月CPI数据创新高实属意料之中,但是由于防止通货膨胀和国外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原因,国内宏观调控和A股市场都将进入一个以求稳为目的但无明确方向的观望时期。

  对于CPI数据的高企,尹哲分析认为,由进出口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是CPI数据高企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春节期间的雪灾因素的叠加,于是就导致了CPI创下11年的新高纪录。但是,尹哲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比上涨6.1%,并创下三年来新高的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这意味着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正在趋大,导致通胀形势比以前更加复杂。

  业内不少专家对4月是否加息进行了讨论和预测。对此,尹哲认为由于加息对市场的打击比较大,虽然不排除加息或者结构性加息的可能性,但是在货币发行方面,数量性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会较加息更高,如央票、回购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

  “最多还有1、2次加息”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项廷锋昨天也表示,在CPI高企的情况下,央行加息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项廷锋认为,2007年实质上已经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未改变物价的上行趋势(考虑到翘尾因素,2007年最后两月CPI的下行也未改变CPI运行趋势)。而国内多年旱见的大面积雪灾,作为短期影响因素,又进一步恶化了物价运行环境。在此背景下,央行加息的压力加大。但项廷锋同时认为,当前的加息周期已经进入尾声。“一是经过去年6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已达到7.47%,相比通胀失控时的高点水平仅有2.5%左右的空间。二是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也给人民币加息带来压力,毕竟目前一年期品种中美债券利差已倒挂超过100个基点。”

  “因此后期即使加息,估计次数也极为有限,最多1到2次。”项廷锋表示,“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的复杂性,央行加息一定是被动选择(物价高企,抑制过高的负利率水平),且很可能像去年第六次加息一样选择非对称加息,即提高一年以内期限品种的利率水平,不提或少提贷款利率,同时进一步降低活期存款利率。”

  来源:东方早报

  更多精彩资讯尽请关注东方早报网-《财经》频道

  编辑:倪鹏翔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