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CPI今公布 业内人士称双防政策取向不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7:57 东方早报
1月CPI今公布 业内人士称“双防”政策取向不变 今年1月份的PPI昨日已经出炉,较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创下3年来新高,而1月份的CPI也将于今日公布。尽管数据尚未公布,但业内人士却纷纷认为CPI将高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认为,未来物价走势压力非常大。PPI高涨,可以想象CPI将会创新高。影响1月份CPI的因素很多,如南方罕见的雪灾、以及中国传统的春节等。雪灾期间,由于交通中断等所造成的农副产品运输受阻,以及2月份的春节因素而导致的暂时性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得1、2月份CPI高企,甚至将超过2007年中的最高值。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教授认为,CPI高企是由周期性因素和特殊性因素引起的。周期性因素是春节之前消费需求旺盛,需求大;特殊性因素则包括雪灾、去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国际市场上大众商品价格上升等。 受各种因素影响,市场上对于宏观调控政策是否该进行调整开始引发议论。之前市场曾产生一种预测,认为管理层会主要考虑影响国内经济运行的暂时性因素,从而适当放松此前确定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但现在这种预期开始动摇,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当前以“双防”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将不会改变。 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和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明确表示,虽然雨雪灾害对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发生变化,以“双防”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有业内人士指出,任何一种宏观调控政策都要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科学调整。目前既要贯彻“双防”的目标,也要兼顾影响经济运行的暂时性因素,政策取向的松紧都要适度,关键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前提下,以全局的眼光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 赵锡军教授认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未来,不是针对历史。这些因素是否会继续存在,如果是,货币政策则要进行调整,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因素会有所回落,如雪灾、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但部分影响因素还会继续存在,有些东西还是要看国际形势。 郭田勇教授同样认为,央行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物价高企可能会成为调整的诱因。货币政策的一个出发点是保持币值稳定,保持购买力。而根据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货币政策的压力依然很大,投资欲望也还很强烈,经济过热的根源依然存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的政策导向,很可能将根据1、2月份的经济数据进行微调,但在调整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暂时性因素作用,预留政策调整空间。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分析: 1月CPI数据或达7.1% 成本推动通胀压力趋大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比去年12月提高了0.7个百分点。 这一增幅创下3年来最高水平,上一次最高纪录是2004年10月的8.4%。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对本报表示,尽管PPI高企,但仍然是食品价格上涨起主要因素,因此“不能说全面通胀来临”。 不过,国家信息中心最近一份报告认为,生产资料价格走高可能推动CPI出现新一轮上涨。 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原材料购进价格高企,与输入型通胀压力不断增大相关:最近4个月中国进口原材料名义值不断走强,而进口量并未出现显著上扬,主要是价格快速上扬,使得中国原材料进口名义值大幅上升。 19日统计局将公布CPI数字,记者从各种渠道获悉,1月CPI或将高达7.1%。这一数字将刷新11年来最高,最近几年的高点是2007年11月的6.9%,在政府推出各种严控措施的情况下,物价涨势格外引人关注。 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正趋大 数据显示,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6.5%,其中原油、原煤上涨幅度较大,分别是29.9%和14.9%,同时,钢材上涨幅度也较大,普通大型钢材价上涨17.3%,中型钢材上涨28.6%,小型钢材上涨26.7%。 祝宝良分析,原油、原煤的上涨受国际传导的成本推动影响较大,并非需求拉动。 另外,受雪灾及低温气候影响,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类增幅明显。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4%,衣着类上涨2.2%。 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分析,从历史数据看,服装类价格上涨明显,是2000年7月以来最快的增长。原因是“南方的寒冷天气和雪灾造成的交通不便导致供不应求”。 更受市场关心的CPI数据于19日公布,7.1%的涨幅创11年来历史高位。 中金公司哈继铭的研究团队在经过东北、四川和江浙等实地调研后认为,我国已经进入成本推动型通胀上升期,粮价、猪价将在高位运行,而且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这些都加重了通胀压力。 其调研报告显示,养猪的饲料成本在过去两年上升了50%-60%,农民工工资则年均上涨了15%。 粮价方面,化肥、种子及农膜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其中复合肥及农膜分别上涨了25.7%和21.4%;同时,国际粮价传导因素明显,大豆供给紧张,而我国又需要大量进口大豆。 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到去年底,全世界粮食储备量降到近20年的最低点。另有资料显示,2008年3月交割的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创下34年新高,玉米价格亦升至11年高点。 还有关键的一点是“人价”的提高。中金公司的调研显示,江浙地区近年来工资平均年增速达10%-15%,而且多数受访企业还表示,工资水平在2008年仍能保持10%左右的增长。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可能在中长期对通胀形成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也认为,物价周期性震荡上行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将成为一种常态,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较大。 报告说,除了世界农产品高位运行的影响,能源、原材料、土地、环保等要素成本也将成为未来推动整体价格上行的重要因素,2008年消费需求拉动物价上涨的动力将明显大于去年。 “从紧”政策不变 关键稳定通胀预期 年初的这场大范围雪灾,使得中国经济在外忧内灾之下的未来经济形势以及宏观调控横添不少变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1月29日的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上表示,“要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月14、15日分别公布的货币信贷和进出口数据,使得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后政策“不会有太大松动”。 在15日的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也指出,中央在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取向是不会变的,即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成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物价上涨。 “从紧货币政策不能变,”祝宝良也向记者坚定表示,“关键是要稳定老百姓的通胀预期,这个更重要。” 数据显示,1月M2增速为18.94%,比去年12月反弹回升了2.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新增8036亿元,贷款余额增速为16.74%,比去年12月上升0.64个百分点。 “数据反弹并不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失效,”哈继铭认为,“因为由于春节移位因素,1月出现现金需求高峰推高了M2增速”。 哈继续解释,将去年12月与1月的指标结合起来看,M2平均增速为17.83%,贷款平均增速为16.42%,均低于从紧政策制定之前的数据。因此他预计,接下来的货币信贷增速将回归正常。 据15日海关统计显示,1月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是2007年5月以来月度贸易顺差首次低于200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26.7%,进口增长27.6%,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 鉴于进出口依然强劲,高盛中国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从紧政策不会有所松动。 如何从紧体现宏调的灵活性?孙明春提出防止投资反弹,要谨慎“从紧”。 孙对记者表示,“如果为一时的经济增速问题而放松从紧,无疑是饮鸩止渴”,因为雪灾是暂时的,而更大的担心是政府换届年的投资冲动和反弹,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期的产能过剩问题。 许保罗也认为,随着美国乃至欧洲经济的放缓,中国的政策调整应该更慎重。 “利息政策要稳健和谨慎,”孙明春分析说,“而财政政策应该多做一些,比如对种粮的补贴,对低收入者的补贴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通胀压力加大 紧缩预期升温 市场神经进一步绷紧。根据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中国1月份PPI较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创下3年来新高。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该数据显示未来消费物价的上涨压力也将相应增加,从紧货币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有银行交易员表示,考虑到19日公布的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样可能创下新高,近期央行可能会加息一次。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和年初恶劣的雨雪天气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政府有关部门近日多次表示,近期内从紧的货币政策方向不会改变,这使得紧缩预期弥漫整个市场。 事实上,近期陆续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使得紧缩预期越来越强烈。首先,央行14日公布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贷款数据强势反弹,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创下近19个月来的新高,达到18.94%,显示货币供给仍宽松。 其次,中国海关总署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6.7%,增幅高于12月份的21.7%,也高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18.5%。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林朝晖认为,1月份出口增长不降反升,显示外需方面仍较稳健。同时进口增幅明显反弹,表明内需增长较为强劲,并带动当月顺差下降。由于中国进口商品中以原材料、设备等投资品为主,因此进口的较快增长,可能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升温的趋势。 结合1月份的货币信贷数据,他预计,一季度内央行有望再次上调准备金率一次,利率工具则可能要等3月份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更多经济数据出台后才有可能运用。 长江证券宏观分析师李冒余也表示,在调控政策中,加息可能性小,因为在内外利差倒挂,而且信贷数据、物价数据可能更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他预计央行更多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但近期内可能会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近日曾表示,货币增长速度过快将加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管引发通胀的具体和直接原因是什么,控制货币的增长速率,都会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成本推动型通胀考验央行调控智慧 国家统计局2月18日公布了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尽管此前市场普遍有着较高预期,但上涨6.1%还是超出了市场分析人士的预测。而路透社援引中国官方人士消息称,将于19日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达到创纪录的7.1%。由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宏观分析师们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中信证券陈济军表示,PPI达到3年来的新高,是原材料需求旺盛的一种反映,春节因素与雪灾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压力。"如果以一个较快的速度扩散到消费品市场上,那么通货膨胀压力必然会将加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也指出,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成本特别是原材料成本推动的,雪灾的影响可能由一个暂时性的作用转为价格刚性的上升。 由流动性过剩引发的消费领域通货膨胀已经向经济链条的上游扩展。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正在考验央行的智慧。央行必须要面对的是,如何在雪灾中解决价格越来越高的问题。 公开市场上回笼资金的招式已老,而且见效甚微。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08年总额达到1950亿元人民币的央行,其中三年期央票发行规模达到900亿美元,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决心可见一斑。18日,央行再次发行600亿一年期央行票据,维持了较强的货币回笼力度。但是公开市场操作的活动对于缓解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却并不为市场人士所看好。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曾表示,公开市场业务对于对冲由外汇占款和国际热钱流入造成的流动性泛滥作用不大。"毕竟那些都是要还的,而且公开市场业务回收流动性的方式也是市场化的。" 国泰君安分析师林朝晖在研究报告中称,从外汇存贷款变化来看,美国降息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掣肘更加显性化,预计未来央行紧缩措施不会放松,但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复旦大学孙立坚教授则指出,现在的货币政策都是适应性的政策,流动性泛滥的根源在于现在采取的固定汇率制度。只要能放开汇率自由浮动,流动性泛滥自然会退去,而目前不能采用浮动汇率制的原因在于产业政策的不配套,我国现在的经济高度依赖对外出口,浮动汇率制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不确定的风险。现在运用过渡性的货币政策抗住通货膨胀的压力,为我国产业政策的转型争取时间。目前的以提高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为主的货币政策并非长久之计,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放开汇率,汇率的放开将自动地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多精彩资讯尽请关注东方早报网-《财经》频道 编辑:倪鹏翔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