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叫好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1: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熊仁宇 春节过后的广东劳动市场似乎人气不足而显得有点冷清。据广州当地媒体报道,广州节后首场招聘会提供的7000多个职位竟然只吸引到了4000多名应聘者。当然,今年大范围的降雪而造成的农民工返乡潮的延后加重了节后农民工短缺的问题。但是雪灾的影响还不至于让企业主们主动祭出普涨10%以上的工资和大量之前农民工难以想象的福利来吸引工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似乎说不过去,"人口红利"的消减是一个真实的现象。 "人口红利"这个词从去年开始渐渐在媒体中出现,通俗的解释就是说因为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年轻,人口中适龄劳动力比较多,有助于经济的增长。这里红利一说颇具迷惑性,似乎它的减少或消失对于我国经济大为不利。人口红利到底利在哪里呢?直观的看来,劳动力的低价格使得我国在劳动力密集产业中获得比较优势,我国劳动力密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战无不胜,我国也因此博得了制造业大国之名。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概念,在发展经济学上经济增长是指人均产出(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要广泛一些,除了产出增加以外,还要包含伴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变化,其中,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是指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人甚至认为还包含社会结构变革等。 人口红利造成的低劳动力成本则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产业升级的标志就是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而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企业没有动力更新设备,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力的扩大供给。而且,低工资有着自我加强的能力,因为劳动力成本较低,企业用劳动力替代资本,那么产品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扩大,劳动力价格的变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更加强烈,企业主则更加不愿调整员工工资,面对加薪要求宁愿选择解雇老员工雇用新员工。另一方面,低工资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真正进入城市而成为城乡之间摆动的钟摆,城市化进程因此低于潜在能力,且发展不平衡,城市化不足却城市病缠身。"人口红利"带来的只是在经济增长面具之下的我国人民为世界各国提供廉价劳动的实质,一国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人民福利的增加,以牺牲福利造成的GDP的增长不要又有何妨。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抚养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之间的一个比例,比例高则红利大,比例低则无红利甚至负利。我国人民并不能直接生产劳动力,儿童也是被抚养人口,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被抚养人口的数量,从而加速了"人口红利"时代的到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红利就是明天的负债,加快了到来必然也将加快其结束。被抚养人口增加特别是退休人口的大比例增长的确是一个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建国以来,我国从来都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充分就业,计划经济时代隐蔽性失业造成大量的劳动力浪费,改革开放至今仍然有两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我国从来都是一部分人的劳动养活整个社会,对适龄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完全可以保证经济以一个相对合理的速度增长。 "人口红利"的消减将促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体现劳动力价值;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主加快产业升级,实现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防止我国经济陷于低水平简单重复的陷阱。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是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的。寻找低价的生产资料是资本的本性,转移低端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民众福利的上升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与其将"人口红利"的消失视为挑战而担忧不如将其视为我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而欢呼。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