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足下艺术 高跟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07: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英国著名鞋子设计制造商马诺洛·布拉尼克

  足下艺术高跟文化

  近日,英国著名的鞋子设计制造商马诺洛·布拉尼克(Manolo Blahnik)获得了英国王室授予的荣誉骑士勋章CBE。CBE是英国荣誉制度骑士勋章5个级别中的第三等级,没有爵士头衔,但马诺洛可以在名字之后加缀CBE。Manolo这个名字其实并不需要皇室封号做点缀,马诺洛·布拉尼克这个品牌可以算得上是时尚圈里尽人皆知的,他本人一生致力于做好每一双鞋子,是位不折不扣的鞋子大师。

  提起这个著名的鞋子品牌也许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他极少打广告,只生产女式高跟鞋,而且在全球各大时尚品牌都争先恐后冲到中国内地开专卖店、旗舰店,来开垦这块新兴的时尚与奢侈品的沃土时,马诺洛却并没有跟随这一浪潮涌来,一如他以往一贯的态度:固守传统手工业,全心全意做好鞋。

  马诺洛的鞋有多好,看过美国热播的连续剧《欲望都市》的人都能记起,女主人公作家凯丽是如何喜欢这个品牌的鞋子,甚至有一天她遇到了打劫,她却苦苦哀求劫匪:“可以拿走我的包,我的钱,求求你别拿走我的马诺洛。”荧屏下面这位电视明星萨拉·杰希卡·帕克也是这个品牌鞋的超级“粉丝”,就连即将临产时还依然穿着马诺洛高跟鞋走路,甚至放言:多数婚姻都不能长久,但马诺洛能陪伴终生。足见鞋子质量之好。

  更能体现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热爱的是1990年,马诺洛的档案馆被盗,他早期设计的图纸和样品全部丢失,他的女顾客们闻知消息,纷纷把自己收藏的鞋送还给他,使他能够重新复制出样品。笔者3年前曾在香港进过马诺洛的专卖店,除了看到店里顾客众多外,更牢牢记住了鞋子的质量之好和式样之华美。

  马诺洛总是对不喜欢高跟鞋的女人说:“穿上一双马诺洛高跟鞋试一试,如果你没有感到魔力,那就换上运动鞋吧。”之所以能这样说,是因为他对自己制作的鞋从结实耐穿舒适到式样都充满自信。而女人们热爱他的高跟鞋,是因为他的鞋子穿起来让她们在舒适的基础上更漂亮更有魅力。

  这位制鞋天才7岁就开始学习绘画并用锡箔纸给小动物做小鞋子,长大后去日内瓦学习建筑,到巴黎学习艺术。马诺洛通晓5种语言,在联合国做了一段译员之后,去纽约做舞台美术设计。一天他把自己的舞台美术设计图稿和一些女鞋的设计图稿一起拿给了纽约的一位时尚杂志的编辑,编辑对他的女鞋设计图稿很感兴趣,建议他在这方面发展。

  上世纪70年代,马诺洛转到伦敦发展,他很快就获得了为著名品牌设计鞋子的机会。当时的高跟鞋普遍鞋跟都比较粗重,显得非常笨拙。马诺洛率先制造出了优雅的细高跟鞋,并给鞋底一个勺子的形状,使鞋子又结实又耐穿。而且他还一改当时只穿黑色和棕色鞋子的习惯,给鞋子添加了绚丽的色彩和装饰,所以深受明星的追捧。

  在给一些著名品牌做了一段鞋子设计师之后,马诺洛开始专心做自己的品牌,他在每个时装季都要推出150款设计。很多和马诺洛规模相当、品位接近的独立品牌在资本和市场的挤压下,纷纷投奔到大集团的保护伞下,但马诺洛坚持独立,宁愿开小作坊,也不想卖掉自己的品牌,他也不扩大产品线,不做手袋钱包,全心全意做鞋。对手工业传统的固守意味着“马诺洛鞋”仍然是马诺洛的鞋,他依然凡事亲历亲为:画设计图,刻鞋楦子,雕鞋跟,选原料,频繁去意大利的工厂监督产品质量,甚至亲手为模特穿鞋。他其实完全可以比现在生产和卖掉更多的鞋,但一双好鞋的细节是无法用机器复制的,马诺洛不做机器做的鞋。

  日常里,听到某某品牌进军某某领域时,常常想到马诺洛,他也可以做鞋的时候兼做皮包、皮衣什么的,至少材质都相同,但他几十年坚持只做鞋子,只做好鞋子。相比之下,我们的很多品牌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后就盲目扩张,遇到质量体系支撑不够,造成品牌失控的不胜枚举。品牌其实是名和实的辩证统一体,它的存在价值在于通过对消费者的征服实现对市场的征服,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文化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物,还有以物为依托的一种精神品位。正是品牌文化使得消费者产生了精神感觉,反过来形成品牌的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品牌来说,其物质属性满足的是消费者的物质需要,而品牌文化满足的是精神需要。可见一生做好一个产品,经营好一个品牌都是件不容易的事。《中国质量报》

□ 牛 虹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