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班门弄斧”怎么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07: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为期半个月的第101届北美国际车展于1月27日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落下帷幕。吉利、比亚迪、长丰、北京李氏光明汽车设计公司和中兴的北美合作伙伴,5家企业一起亮相车展,向人们展示了至少15款各具特色的新车。业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参展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均可圈可点,自中国汽车登陆北美车展以来,这是总体表现最好的一次。不过,中国汽车“表现最好”的评价,只是与自身相比得出的结论,而这样一个“好”字,不管从外人嘴里还是从我们自己嘴里说出来,更多基于情感背景,“叫好”的成分仍多于“看好”的成分,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

  事实上,即使是“好”的认可,其“情感背景”也十分复杂。当地《底特律新闻报》的一篇报道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汽车在底特律,兵临城下的汉尼拔?”把中国汽车比作曾率军挫败过罗马军队的北非古国伽太基的名将汉尼拔,这似乎是一种警惕,也表达了美国人对中国汽车进军美国市场未来潜力的一丝疑惧。说“好”复杂,说“不好”则要简单多了。一家美国汽车媒体的记者坦言,中国车与欧美日以及韩国的汽车相比,在质量、外观和内饰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汽车商在公关宣传上似乎还很不在行,“英文演示做得不够流畅,影像资料的制作也很业余”。

  相比国外一些媒体对中国汽车企业存在不足的报道和批评,国内一些媒体说起“不好”来,更加不吝言辞,“丢人现眼”、“找不着北”、“班门弄斧”之类讽刺挖苦之语随处可见。如果说国外媒体的批评是站在其自身利益角度对作为竞争对手的中国汽车的一种真实看法,即使表达了既害怕中国车的“入侵”威胁,又在骨子里瞧不起中国车的矛盾心态,那也可以被视为正常,多少还带有一点实事求是,那么国内一些媒体及相关舆论无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巨大进步,以不屑一顾甚至吹毛求疵的态度评价参展车企的表现,这种自我否定在外人看来是一种自轻自贱,无论如何也体现不出积极的意义指向。

  不可否认,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较晚,相比于已经十分成熟的西方汽车工业,整体差距还相当大,而起步才只有十几年的民营自主品牌汽车,其间的差距就更大了,几乎还在蹒跚学步。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跑到高手如林的北美车展秀一下自己学到的手艺,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向高手们学习,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若得到一些指点,那就再好不过了。在这种前提下,如果一定要在这个孩子身上使用“班门弄斧”这个成语,那么也应该只是字面意义的。而当真正的“鲁班”们已经给予了“弄斧者”不同程度的认可时,旁观者尤其是“弄斧者”的乡亲们为什么不给孩子一点掌声,却偏偏要嘲笑他呢?

  事实上,此次参展的中国车企能够赢得掌声的地方有很多。吉利汽车已经是连续第3次参与该车展了,可谓“班门三弄”,应该说一次比一次“弄”得好,这次更是凭借一项技术创新“弄”出了彩儿,连“鲁班”们都惊叹不已。吉利在车展上展示的爆胎检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技术,被认为是一项解决了长期困扰世界汽车安全技术难题的重大发明。当地媒体这样评价:“中国人成功破解汽车安全技术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的汽车研发技术给了世界一个惊喜!”车展组委会因此把车展惟一的技术奖颁给了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如果说吉利的表现已有足够的理由为所有参展的中国车企赢得尊重,那么首次参展的比亚迪则以其DM双模电动车的概念,李氏光明以其另辟蹊径的电动汽车设计,长丰以其新能源解决方案等契合国际车展主题和代表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理念,为中国汽车正在长大并不断成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曾向美国记者解释BYD的含义是“Bring you dollars”(带给你美元),在此次车展上,他把一个全新的释义带到了美国———“Build your dream”(成就你的梦想)。笔者想,“美元”和“梦想”,这应该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和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共同期待吧。

胡立彪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